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究生境对银杏(Ginkgo biloba)叶中聚戊烯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类脂4类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探索影响代谢产物积累的主要立地因子,为银杏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雌株和雄株银杏在7个生境下叶中聚戊烯醇、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类脂等变化规律。【结果】来自不同生境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类脂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来自石家庄地区叶中聚戊烯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类脂的含量最高;聚戊烯醇含量与类脂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但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平均最暖月气温是影响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类脂积累的关键环境因子,此外日照时长和土壤中P、K含量对其的积累也具有较大的影响。【结论】环境因素会显著影响银杏叶中代谢产物的含量,温暖的生境有助于聚戊烯醇等类脂类物质的合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2.
银杏叶提取物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用和临床治疗价值,推动了国内外医学界对它的深入研究。银杏叶随着化学检测手段及临床应用的深入研究,在银杏叶的制剂工艺、成分分析、药理作用、毒理实验和临床试验等方面国内外都有许多报道。银杏叶中含有各种黄酮苷和萜内酯等主要药效成分,对心脑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且安全范围大,已逐渐获得各国医学界的认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综述国内外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微波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微波提取工艺,并采用化学发光法对银杏叶的粗提物、正丁醇萃取物及其余水层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固液比(m/m)为1∶30,微波中档400 W浸提时间为1 h,然后70℃水浴浸提1 h,黄酮的提取率最高.3种提取物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比正丁醇萃取物好,同时发现萃取后的水层部分虽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很低,但也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证明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组复杂的、而又有相互协同增效作用的混合物,进一步分离纯化可能对提高其抗氧化活性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银杏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了解银杏组织培养现状,找出银杏组织培养的规律,概述了利用银杏的器官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细胞悬浮培养、花粉培养、胚及其发生的培养、毛状根培养等组织培养手段进行银杏种质保存及生理学研究的现状。并指出,弄清次生代谢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步骤的关键酶,利用原生质体、雌配子体细胞和花粉获得体细胞胚,建立起一个将胚长成植株的体系,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连续逆流萃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挤压膨化和连续逆流萃取技术对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银杏叶的挤压膨化预处理有助于提高萃取速度,增加物料堆积密度,与粉碎预处理相比。提高工效约4倍;采用w=70%的乙醇连续循环喷淋逆流6级萃取,在m(乙醇);m(银杏叶)=5:1,总萃取时间240min,萃取温度50~55℃条件下,萃取率(以黄酮计)达99%以上,物料运行正常,操作简便,生产稳定。  相似文献   
6.
银杏酚酸是银杏种仁中的过敏原。笔者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银杏酚酸的提取工艺,并通过HPLC对其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银杏酚酸提取量的主次顺序是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5%、提取时间12 h,料液比1∶12.5,在此条件下得到的银杏酚酸主要有5种。验证性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银杏酚酸的提取量(PW)达到147.94μg/g,残留的银杏酚酸质量分数为2.19%,显著小于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7.
超声提取银杏外种皮中黄酮类物质工艺条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获得银杏外种皮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从外种皮中提取黄酮类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黄酮含量。结果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提取过程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时间30min,乙醇浓度70%(体积分数),固液配比8mL/g。其中,乙醇浓度对提取过程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江苏沿海滩涂较具代表性的银杏采叶园(A)、银杏果-叶-农复合园(B)、银杏材-农复合园(C)等3种不同银杏-农作物复合系统种群复合结构、植物个体的生长结构、现实生态位、生物多样性的比较分析,研究了不同复合系统的种群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银杏果用-叶用-豆科作物复合模式具有较大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较小的断面积密度指标值,同时具有利于间作种群共存的冠层结构和根系结构,便于调节种群动态和技术集成管理,是一种适宜的海岸带地区推广的优化复合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江苏沿海滩涂具代表性的银杏采叶园(A)、银杏果—叶—农复合园(B)、银杏材—农复合园(C)等3种不同银杏与农作物复合系统中植物和土壤养分分布规律及生物循环效率的测定分析,研究了不同复合系统的营养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各模式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ρ)呈现出ρB>ρA>ρC的特征,而钾素含量是ρA>ρC>ρB,同时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变异系数都以B模式最大,钾素的分布较均匀。土壤养分的垂直分布基本呈现出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小的趋势,但各模式各层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具不同特征。养分的生物循环率以钾最高,达55.26%,但模式B、C平均养分循环效率分别为45.6%、53.59%,明显高于A。氮素在各模式的总量是ρB>ρC>ρA,磷、钾都为ρA>ρB>ρC。土壤养分总体特征为有机质含量不高,贫氮缺磷,钾素较丰,因而提高豆类间作的强度,加强秸杆还田力度,增施磷肥是维持系统养分平衡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采收期的银杏叶进行FTIR扫描测定,凭借直观而相对量化的红外特征峰的相对强度来阐明不同采收期银杏叶各组分的全貌.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银杏叶的FTIR谱图都有其各自的物质特征.银杏叶FTIR图谱给出的是样品的整体信息,提供的信息能很好地反映银杏叶组分的整体性,比单一指标成分的测定所提供的信息要更多、更有特征,适合对银杏叶的质量进行快速宏观整体评价,此谱图有助于特征确定其合理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