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综合类   224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3.0T MR LAVA技术对胃左动脉解剖变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MRI LAVA动态增强扫描患者,并进行MIP,VR,MPR重建,观察胃左动脉起源和走行.结果 300例患者中,MichelsⅠ型(正常解剖型)264例(88.0%).共有36例(12.0%)发现变异胃左动脉,其中Ⅱ型23例(7.67%),Ⅲ型1例(0.33%),Ⅴ型3例(1.00%),Ⅵ型1例(0.33%).Ⅳ型本组未发现,其他8例(2.67%).结论胃左动脉存在广泛的解剖学变异,具有多样性、复杂性.3.0T MR LAVA技术可以清晰并且立体地显示胃左动脉的正常解剖及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22.
为探讨LPA2是否可调节胃癌细胞SGC-7901的侵袭迁移及增殖凋亡,将LPA2 siRNA和pc DNA3.1-LPA2表达载体转染SGC-7901,转染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LPA2、E-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MTS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情况。结果表明LPA2 siRNA对胃癌细胞SGC-7901敲除成功后,细胞内的E-cadherin表达增高,Vimentin表达降低;同时其侵袭、迁移和增殖能力降低,凋亡能力升高。细胞SGC-7901过表达LPA2后,细胞内的E-cadherin表达降低,Vimentin表达增加,其侵袭、迁移和增殖能力升高,凋亡能力降低。可见LPA2可调控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迁移以及增殖凋亡,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3.
目的:介绍经腹贲门癌切除,纵膈内机械吻合术治疗贲门癌的手术配合。方法:针对44例有糖尿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的贲门癌患者,采用经腹切除,纵膈内机械吻合术,根据手术配合经验,介绍了手术护士配合的详细步骤与方法,强调心理护理的重要性。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患者安全返回病房。结论:手术中护士的配合是重要的,尤其是使用吻合器的配合。  相似文献   
24.
云南省玉米灰斑病菌孢子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玉米灰斑病在云南省发病较重的原因,该试验在田间条件下,采用人工喷雾接种玉米灰斑病菌,研究玉米灰斑病潜育期、病斑产孢、孢子飞散以及菌龄、温度、湿度和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昆明地区玉米灰斑病在感病品种会单4号上的潜育期为12~13d;病斑产孢量随显症天数的增加呈单峰曲线,显症后24~27d病斑产孢量达到最大值;玉米灰斑病菌孢子主要在夜间飞散,风或雨有助于孢子的飞散与传播;菌龄对孢子萌发影响较大,随菌龄的增长,孢子萌发率降低;在10~30℃时,分生孢子均能萌发,但以22℃最适,35℃以上或4℃时均不能萌发;水滴有利于孢子萌发,光照对孢子萌发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5.
研究莪术油影响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凋亡的机制。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不同剂量莪术油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抑制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DNA片段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细胞凋亡率以及细胞周期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作用48h时,最佳浓度为110μg/mL,IC50值为104.958μg/mL。DNA电泳可见有梯状条带出现,流式细胞术法显示有凋亡峰出现。莪术油可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6.
对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大麦品种ZJU3获得的一个类病斑突变体(bspl1)进行了遗传和生理分析. 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该表型由隐性单基因控制;苗期叶片生理生化分析表明,bspl1中SOD、POD以及CAT的活性较野生型ZJU3均明显升高. 通过比较bspl1和野生型ZJU3在生理生化水平上的差异,推测类病斑的产生与叶片中活性氧的堆积相关.  相似文献   
27.
对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大麦品种ZJU3获得的一个类病斑突变体(bspl1)进行了遗传和生理分析。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该表型由隐性单基因控制;苗期叶片生理生化分析表明,bspl1中SOD、POD以及CAT的活性较野生型ZJU3均明显升高。通过比较bspl1和野生型ZJU3在生理生化水平上的差异,推测类病斑的产生与叶片中活性氧的堆积相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复方对胃癌癌前病变及NF—κ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NNG对Wistar雄性大鼠灌胃法建立胃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随机将造模成功的50只雄性大鼠分为模型组、维酶素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给予相应的处理每天灌胃一次,每次2mL,连续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胃粘膜病变组织的病理变化以及NF—κB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复方组与模型组相比较IM与ATP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与维酶素组相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IM与ATP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各中药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NF-κB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优于维酶素组(P〈0.05),而中药低剂量组与维酶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复方不仅能够明显改善胃粘膜癌前病变的病理状态,而且同时能够明显降低NF—κB炎症通路的表达和激活,可能为其抗炎、抗癌前病变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4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以下方法化疗:替吉奥胶囊每天80mg/m^2,分2次,餐后口服,第1-14天;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2-3h,21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44例均可以评价疗效。CR3例(6.8%),PR18例(40.9%),SD14例(31.8%),PD9例(20.5%),RR47.7%,DCR79.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7.2月,中位生存期为11.3月。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及口腔黏膜炎。结论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30.
研究白屈菜碱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Cdk1、p-Cdk1(Thr14)、cyclinB1蛋白表达,探讨白屈菜碱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G2/M期阻滞的机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白屈菜碱对SGC-7901细胞Cdk1、p-Cdk1(Thr14)、cyclinB1蛋白表达的影响.不同质量浓度的白屈菜碱可显著下调人胃癌SGC-7901细胞内Cdk1与cyclinB1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显著上调p-Cdk1(Thr14)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白屈菜碱可下调SGC-7901细胞内Cdk1和cyclinB1蛋白的表达,上调p-Cdk1(Thr14)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白屈菜碱诱导SGC-7901细胞G2/M期阻滞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