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7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01篇
系统科学   41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906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为了研究闪速加热条件下的生物质热解挥发特性,在以等离子体为主加热源的层流炉实验台上进行了玉米秸粉的快速热解实验,通过改变反应温度(800~950K)和反应时间(0.108~0.224s),得到不同条件下生物质的挥发百分比。根据挥发百分比求出频率因子A和活化能E,建立了玉米秸粉的挥发特性方程。  相似文献   
32.
简要阐述了用常规仪表控制高炉鼓风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高炉风机的工艺着重介绍PLC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及软件功能,该系统能够实现了高炉鼓风机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33.
空气燃料比寻优技术在加热炉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析了燃气加热炉热工特点,建立了热值前馈和烟气中氧含量反馈的空气燃料比寻优模型,并将模糊控制技术运用于所建立的空气燃料比寻优模型中.现场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使用该模型能合理地控制炉气的含氧量,提高钢坯加热质量,降低燃料消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4.
神经网络高炉铁水含硅量预报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高炉铁水含硅量预报模型,运用高炉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实现了铁水含硅量的中短期预报,仿真结果表明,本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35.
利用三维动态热模型探讨了高炉内软熔带的形态及形成位置。实验结果表明,随中心矿焦比降低,软熔带形状由W型向倒V型转变。当采用中心加焦布料方式时能形成充分发展的倒V型软熔带。总矿焦比增加时,软熔带顶点降低,根部升高,形状度I增大,无因次高度h顶减少,料柱阻力增加。  相似文献   
36.
以重油的物理性质变化,燃烧机理和空气过剩系数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利用乳化装置将水掺入到重油中的节能技术机理。现场测试表明该技术节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7.
针对热处理用电加热炉,提出一种简单易行的计算机控制方案,采用PID系统控制算法,达到了优化并稳定工艺参数及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8.
就细颗粒流化床的炉衬表面粗度对(准)散式流化状态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采用粒径为0.076 ̄0.45mm的细石墨粒子,通过变换不同的炉衬和采用自制的炉内电阻网络测量装置,得到了炉内流化滞区的分布和表面粗糙度与壁面附近流化滞区厚度的关系,并结合细颗粒与不同炉衬壁面之间的摩擦系数的测量结果,对炉衬表面粗糙度与流化滞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粗糙的炉衬表面会产生较大的流化滞区,并使流化状态过  相似文献   
39.
针对炼钢电弧炉电极调节系统的参数时变及三相间相互影响等特点,设计出一种简单且有效的电极调节控制方案。该控制方案通过引入前馈控制环节来减小三相电极间的相互影响,并在线通过累计实际输入炉内的能量值来间接地估算电弧放大系数,从而校正控制器参数。  相似文献   
40.
证明了定理设G是一个有限群,p是一个素数,P是G的一个Sylowp-群.那么,G的每一个非线性不可约特征标的次数被p整除当且仅当G有正规p-补,使得Or(G)∩CG(P)为Abel群并且|G:G″|=|P:P′|·|Or′(G)∩CG(P)|还研究了当G有正规p-补时,G的全体线性特征标是如何分配在具有最高亏数的p-块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