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75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67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21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41.
针对高盐对微生物的抑制和生物处理效能不稳定的问题,探讨了电-Fenton法处理高盐榨菜综合废水的效能,主要考察了电-Fenton法对高盐废水CODcr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对CODcr降解规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以RuO2-IrO2-SnO2-TiO2/Ti四元极板为阳极,钛网极板为阴极,在电流密度为10 A/dm2,硫酸亚铁投加量为1.0 mmol/L,极板间距为15 mm,pH为5的条件下,电解120 min后,CODcr的去除率达到了76.33%.动力学分析表明,电-Fenton法对榨菜综合废水CODcr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当原水CODcr为4 225 mg/L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012 1 min-1.通过线性方程建立的CODcr降解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具有较高的回归率(R2=99.25%),与实验结果吻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942.
以无水氯化铝、碳酸铵、丙烯酰胺、丙烯酸、过硫酸铵及亚硫酸氢钠等为主要原材料自制聚合氯化铝(PAC)与聚丙烯酰胺(PAM)2种絮凝剂,将2种絮凝剂复合使用处理造纸中段废水.通过实验考察了絮凝剂的投加量、投加顺序、pH值、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5种主要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在30℃时,pH 7.0左右,先加入100mg/L的PAC快速搅拌2min,然后加入2.0mg/L的PAM搅拌3min,静置12min后絮凝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其COD去除率可达74%以上,脱色率可达83%.  相似文献   
943.
文章以磷酸三丁酯为萃取剂,络合萃取处理工业酚醛树脂的高质量浓度含苯酚废水,再以自制的纳米铁氧化合物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催化氧化降解萃取后的含苯酚废水。结果表明:萃取剂萃取废水后,苯酚的质量浓度从2 145mg/L降至135mg/L;再经过催化氧化,苯酚质量浓度进一步降至10mg/L,可达到下一步生化法处理含酚废水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44.
苏鹏 《山西科技》2013,(6):145-146
介绍了顶管施工技术及其相关工艺,提出了顶管施工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45.
以高浓度铜氰溶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次亚磷酸盐,进行了高碱条件下电积回收铜与氰化物的研究.研究了次亚磷酸盐用量、温度对铜和氰化物沉积过程的影响;利用线性循环伏安、恒电位电解并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阳极沉淀物的物相,分析了阳极反应机理和次亚磷酸盐抑制氰化物分解的机理;采用电解后余液进行金的氰化浸出实验.结果表明:次亚磷酸盐可有效抑制电沉积过程中氰化物的分解,其抑制效果随温度升高而增强.电解过程中阳极表面生成的Cu2+是造成氰化物分解的主要原因;次亚磷酸盐通过优先与Cu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抑制氰化物的分解.处理后余液对金的氰化浸出无不良影响,通过电解可综合回收铜氰废水中金属与氰化物,处理后废水可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946.
乙腈是一种脂肪族的急性剧毒有机污染物,不仅危害大而且来源广泛,众多行业产生的污水中都包含乙腈。为了找到一种适合的DSA阳极来高效率地降解乙腈,对四种不同材料的阳极电极(钌铱钛(Ti/TiO2-IrO2-RuO2)、钌铱钛锡(Ti/TiO2-IrO2-RuO2-SnO2)、铱钽钛(Ti/TiO2-Ta2O5-IrO2)和铱钽钛锡(Ti/TiO2-Ta2O5-IrO2-SnO2))分别降解乙腈模拟废水的产物进行了研究,通过国标法测定不同时间段降解产物的COD值,比较四种阳极电极对乙腈模拟废水降解效果的优劣,结果显示在降解2.5小时时涂层含有铱钽钛元素的电极对乙腈的降解效果最佳。并以此电极为代表优化降解乙腈模拟废水条件,得到最佳条件为:PH为6.60,浓度为每500ml水中含1.32ml乙腈,电压为4.10伏,在此条件下降解率可达到69.0367%。  相似文献   
947.
目前国内对含汞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硫化法-絮凝法,不但造成药剂的浪费及处理不达标,产生的含汞污泥也难以处理,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对汞离子去除效果较好。但新疆气田水经分析主要为悬浮汞和单质汞,存在少量离子汞和有机汞。吸附过滤除气田污水中汞的技术是目前最具有应用前景的。以多孔聚酰胺、改性壳聚糖和聚合硅酸铝为原料,制备出具有单质汞优异吸附性能和吸附选择性的纳米复合型材料;并配合适当的装置和工艺处理后气田污水中汞浓度能够稳定在5×10~(-9)(ppb)以下;而且操作简便、处理成本低。  相似文献   
948.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分析了目前给水排水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和新方法,为工科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949.
多面球填料塔的氨吹脱传质速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钒冶炼厂高浓度氨氮废水为处理对象,设计由多面球填料吹脱塔、吸收塔(填科体积均为1 m3)和吹脱空气、废水、吸收液循环管道系统构成的氨吹脱系统,研究氨氮废水的循环流量、温度与pH,吸收液循环流量和pH以及吹脱空气循环流量等因素对氨氮吹脱速率的影响,得到不同条件下氨的总液相传质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氨的总液相传质系数KL=7.2 mm/h.  相似文献   
950.
乙二胺多(二硫代甲酸钠)的合成及对含铜废水的去除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二胺、二硫化碳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在无水乙醇中合成了乙二胺多(二硫代甲酸钠)(EDAMDT),采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其对游离态和络合态Cu2+的去除效果以及沉渣稳定性.结果表明,处理50 mg/L游离态Cu2+、硫脲-Cu2+和柠檬酸-Cu2+,EDAMDT最佳投药量分别为183.5 mg/L、196.7 mg/L和204.3 mg/L,Cu2+的去除率分别为99.94%、99.26%和99.31%,残余Cu2+浓度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96);EDAMDT的pH适用范围为3.36~11.24.在最佳用量时,EDAMDT中螯合基团-CSS-与Cu2+的摩尔比均接近于2∶1,表明-CSS-与Cu2+按摩尔比2∶1形成螯合物.螯合沉淀物EDAMDT-Cu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