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2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215篇
系统科学   198篇
丛书文集   137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427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讨论功能梯度材料裂纹板受纯弯、纯扭、弯扭载荷作用下的弯曲断裂问题。根据弹性力学基本方程、断裂力学有关理论,分别将弹性常数:杨氏模量、泊松比、剪切模量设为任意函数、指数函数或幂函数,建立了各向同性、正交异性功能梯度材料板的弯曲断裂模型,即一系列相关的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对于功能梯度材料弯曲断裂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杨常青 《山西科技》2007,(2):117-119
文章介绍了分形和分维的基本理论,并且利用分形理论对675钢断裂面的分维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分维对塑性金属材料断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使用新技术──双回路注(放)水系统在63上10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开采覆岩破坏的探测结果,结合其它采矿方法的实测结果,应用断裂力学理论,研究了放顶煤开采覆岩移动变形破坏特征,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淬火工艺对低和中碳铬钢的显微组织,冲击韧性和断裂机制的影响,得出了无论是低碳,还是中、高碳钢,当奥氏体长大倾向稍大时,采取提高加热温度进行淬火的工艺均为不可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有线电视双向HFC网上行传输的若干技术问题作了较详细的研究;阐述了双向HFC网传输通道中的特有问题——“汇集干扰”、“汇集均衡”等概念及形成原因,并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解决双向HFC网中信号存在“汇集干扰”、“汇集均衡”等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及加强有线电视上行通道安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病毒严重干扰了计算机的工作,已引起社会各界与用户的普遍关注.本文依据计算机病毒的有关知识,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预防和消除病毒,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断裂力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断裂力学理论的主要内容.论述了断裂力学的两大理论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和弹塑性断裂力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方法在材料磨损研究以及估算材料使用条件和安全寿命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室中拉伸角蛋白纤维,观察纤维形变和断裂的过程并摄取其照片。采用低加速电压观察和适当的样品准备技术,避免了纤维在拉伸过程中出现荷电现象。该现象是非导电材料作动态观察的主要困难。从所观察到的纤维形变和断裂形态和高聚物断裂理论讨论了角蛋白纤维的形变和断裂机理。结论如下:角蛋白纤维伸长和断裂过程中出现银纹样形态,但其断裂为脆性方式;该类纤维的拉伸断裂起始于角质细胞的内、外角质层;角质与角质和角质与皮质细胞间的物质是角蛋白纤维的力学薄弱区。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非费克(non-Fickian)运移表现出的峰值提前到达和拖尾等现象,开展了粗糙单裂隙溶质运移试验,总结了粗糙单裂隙中溶质运移特征及运移机理,结合边界层理论对峰值提前到达和拖尾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结果表明:峰值时间和拖尾时间与边界层厚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边界层对裂隙介质溶质运移有较为显著影响,即水流速度越小,边界层厚度越大,滞留在边界层内部的溶质越多,溶质获取率越低;粗糙单裂隙中溶质穿透曲线的峰值提前和拖尾现象是由裂隙中心处以惯性力主导的主流区和裂隙壁面以黏性力主导的边界层区共同作用造成的,其中峰值时间主要由主流区的对流因素控制,而边界层区域的存在对拖尾时间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为了预防因露天矿边坡表面恶化而产生节理、裂隙或断裂等破坏边坡完整性所引发的安全事故,同时解决传统图像处理算法以及经典的深度学习模型直接应用于露天矿边坡裂隙检测效果不甚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Mask R-CNN的露天矿边坡裂隙智能检测算法,运用了Mask R-CNN在目标检测、语义分割以及目标定位方面的集成性特点,改进了其在掩膜分支的边缘不清晰以及误检等缺点,构建了一种针对露天矿边坡裂隙图像的检测分割框架。该方法在掩膜分割分支引入了空洞卷积神经网络以及分类分割迭代上采样操作,能够解决边坡裂隙分割边缘粗糙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裂隙分割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以及更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