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2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514篇
系统科学   446篇
丛书文集   195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50篇
综合类   6371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利用DEA方法,选取年末就业人数、研发投入(R&D)、资本形成总额为输入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为输出指标,对2001~2010年全国各省市区域经济的生产效率及Malmquist生产力指数进行测算。在生产效率方面,全国平均生产效率为0.7;5,显示出我国整体经济效率还存在27%的改善空间,造成整体无效率的原因主要是规模无效率,显示出我国对于现有技术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存在问题,应加强对现有技术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在生产力变动方面,就全国平均malmquist指数而言,技术进步是导致TFP值增长或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2.
树的星边染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树的星边染色,确定了两类特殊树的星边色数,并得到了一般树的星边色数的一个可达上界。  相似文献   
993.
Skyline查询处理是近年来信息管理和数据库交叉学科的一个研究重点和热点, 其广泛应用于多标准决策支持系统、城市导航系统、数据挖掘和可视化以及信息推荐系统等领域. 然而, 在实际的联机查询应用中, skyline查询的结果具有固定和多用户共享特性, 因此, 随着时间的推进, 查询结果的可选择性逐步降低, 从而最终导致查询结果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为此, 提出k-quasi skyline查询, 来丰富传统skyline查询的结果集, 并与目前主流关系数据库产品无缝集成.为了提高任意维空间上k-quasi skyline查询的效率, 设计了基于正规格索引的计算方法EARG (efficient algorithm based on regular grid).EARG算法通过格之间的支配关系来缩减对象间的比较次数, 从而显著降低k-quasi skyline计算的时间开销.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 EARG算法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4.
D-S证据组合规则在处理高冲突信息时,会得出与直觉相反的结论以及证据组合时计算量呈指数增长等问题。针对组合规则的不足,许多改进方法已提出,但各个方法都仍存在其局限性,如Murphy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冲突证据问题,并未解决计算量指数爆炸问题。基于对Murphy方法深入研究,归纳出相同证据的组合规律,给出了Murphy方法快速表达式,从而提出了一种快速的Murphy组合规则(fast Murphy combination rule, FMCR)。实验表明,新的组合规则在处理高冲突和多源不确定信息融合问题方面都是有效的,在保持Murphy组合规则计算正确性同时,显著地提高了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995.
对《高师理科学刊》2007—2011年刊登的1 091篇论文的引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年发表论文的引文总量为6 716条,篇均引文量6.16条;引文的类型以期刊居首,专著次之,所占比例分别为65.74%和31.64%;引文的语种来看,中文文献占80.58%,外文文献占19.42%;2000年以后的引文文献最多,占总引文量的71.53%;普赖斯指数为37.67%.从引文的量化指标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为该刊的发展提供参考,并促使作者、编者更好地重视参考文献的著录.  相似文献   
996.
为了平衡测验中限制条件而提出最大优先级指标(MPI)一阶段选题方法可能出现越界,对该情况进行分析,并给出修正方案,修正后基本解决了限制条件越界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7.
首先, 基于云计算应用模式, 提出一种能有效利用云存储架构的双层缓存技术. 通过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建立分布式缓存, 能有效避免用户频繁访问远端数据, 为用户构建轻量级的客户端, 解决了目前地学数据可视化软件大量占用用户本地存储容量的问题. 同时服务器端也避免了多次访问云存储文件系统, 减少了大量的数据检索与加载时间. 其次, 提出一种ARLS(association rule last successor)访问预测算法, 根据用户的历史访问记录, 利用关联规则挖掘用户的访问模式, 对其访问行为进行预测, 进而提前加载数据, 提高缓存命中率, 解决了用户在可视化过程中不断移动兴趣区域, 频繁更换渲染数据的问题, 能有效应对用户具有多种访问模式的情况, 提高了预测准确率. 实验结果表明, 该云存储架构显著减少了本地资源消耗, 访问预测算法的准确率在最差情形下可达47.59%, 平均准确率达91.3%, 分布式缓存的平均缓存命中率达95.61%, 可有效支持云端大规模地震数据的快速可视化.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解地铁环境空气的污染和热舒适状况及乘客对热环境的感知,选取了6条人员相对密集的北京地铁线路,并对其污染状况和热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测量了地铁高峰时段列车车厢和站台空气中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PM1.0,PM2.5及PM10)和CO2质量分数以及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运用单因子分析法和预测平均投票指数-不满意率(predicted mean vote-predicted percentage dissatisfied,PMV-PPD)热舒适评价法对客观和主观结果以及二者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车厢内PM2.5在PM10中占比范围为63% ~83%,相比于燃烧源场所和住宅环境占比较小,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在地铁高峰时段,地铁1号线、5号线车厢内PM2.5平均质量浓度超标,地铁10号线车厢内PM10平均质量浓度超标;②高峰时段各地铁线路车厢和站台的CO2质量分数高于低峰时段;高峰期4号线、5号线、6号线CO2质量分数平均值超出标准值(0.15%),影响因素主要为人员密集度;③车厢内空气平均温度范围为25.7~28.52℃,平均湿度范围为相对湿度41.32% ~58.13%,车厢热环境PMV在-0.71~0.53,PPD在5% ~16%,说明热感觉和不满意率较小程度偏离热舒适范围-0.5≤PMV≤0.5及PPD<10%,其中高峰时段4号线和6号线不满足热舒适要求,低峰时段1、2和10号线不满足热舒适要求,影响因素主要为人员密集度和空调调节温度;④主观问卷得到的热感觉投票占比与客观分析结果一致,主客观相关联,PMV-PPD指标适用于对地铁空调列车热舒适的研究.研究成果可为改善地铁环境空气质量和热舒适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99.
适地适树是造林学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原则。实现树种和立地“配对”即适地适树的传统方法是:首先对有林地目标造林树种的生长指标(通常是树高)和根据经验所选定的立地指标(通常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进行相关分析; 然后根据相关结果选定主要立地指标,并依据这些指标对有林和无林地的立地质量进行分类; 最后划分该树种的最适宜、较适宜、一般适宜和不适宜生长的立地类型,以用于指导造林生产活动。但基于经验和相关分析对立地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中存在其立地指标因人、因地和因树的改变而无法重复的缺陷。为此,提出以土壤钙的供应潜力作为立地质量的统一指标,以树种最大生长对钙的需求作为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指标,当树种最大生长的钙需求与立地钙供应潜力相吻合时,树种与立地则满足适地适树原则。依此原理,以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为例,建立了基于钙供给与需求平衡的理论数学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造林树种的理论生长指数,通过理论生长指数与最大实际生长量的比值得到适钙适树指数。通过对适钙适树指数与实际生长量进行相关分析验证了适钙适树理论模型的可预测性和真实性。结果表明,用土壤钙供应潜力作为立地质量评价指标可以很好地在造林生产活动中贯彻适地适树原则。适地适树的本质即为适钙适树。  相似文献   
1000.
综述了生物完整性指数(IBI)指数的构建方法,概述了IBI在不同湿地类型中及国内外的应用情况.IBI在河流、溪流和湖泊湿地中应用最广泛,采用最多的指示生物是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主要用于评估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对湿地生态健康的影响及湿地保护管理措施的成效.提出今后须着重考虑对IBI构建方法的优化,同时与遥感、地统计等其他技术手段相结合,拓展IBI方法的空间适用范围,使其成为不同尺度湿地生态监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