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77篇
系统科学   155篇
丛书文集   49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37篇
综合类   253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0 毫秒
991.
雷口坡组地层是四川盆地主要的含油气层系之一,目前对雷口坡组地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川东北、川中地区。为了明确川西南峨眉龙门硐地区雷口坡组地层的储层特征和成岩作用类型,通过实地踏勘考察和光学显微镜岩石薄片鉴定,对龙门硐地区雷口坡组地层的优质储层发育段和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雷一段以泥晶碳酸盐岩为主,储集性能差;雷二段的颗粒滩相碳酸盐岩、雷三段的灰质泻湖相灰岩和颗粒滩相碳酸盐岩,雷四段的岩溶角砾岩为优质储集层;不同的有利储集层段所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不同。研究认为:雷口坡组二段、三段的有利储集层段所经历的主要建设性成岩作用为埋藏期溶蚀作用、渗透回流白云石化和埋藏期白云石化作用,白云石化作用为后期溶蚀作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破坏性成岩作用为埋藏期胶结作用。雷口坡组四段的主要建设性成岩作用为表生期溶蚀作用。  相似文献   
992.
裂缝滤失和堵漏是油气田开发与增产改造的关键,但目前对裂缝中液固两相径向渗流缺少物理模拟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物理模拟实验方法,该方法的创新点在于基于Eascan-D光电扫描技术和MATLAB建模方法成功设计了地层裂缝径向流动模拟实验装置。该装置能更佳符合真实的地层裂缝空间形态特征、可视化模拟井眼和地层裂缝的径向流动。并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装置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颗粒在孔喉较小处沉积并堵塞,且流速越小,堵塞效果越好;平均开度相同的模拟天然裂缝出口流量较小,说明了在解决裂缝漏失问题时需要考虑裂缝面形态特征对流体渗流的影响。实验装置对堵漏颗粒的选择与堵漏剂的堵漏效果评价,以及认识井下裂缝内液固两相流动规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利用遥感技术和高分辨的航空图像,对南昆铁路百色至米花岭路段及其两侧的斜坡变形等灾点开展遥感调查。在此基础上探讨斜坡变形灾点的成因,通过引进斜坡变形趋势评判数学模型,对斜坡变形灾点的稳定性进行预测,并对斜坡变形的灾点和路段进行评价,给出斜坡变形的危害性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4.
白云石是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中最为重要的自生矿物之一,多数已属于铁白云石的范畴.白云石的分布方式,以及相应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尤其是碳、氧同位素特征,表明这些白云石是在较早成岩阶段形成的,印支期不整合面及暴露时间间隔中大气淡水作用对白云石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白云石的物质来源与同期或非同期海相碳酸盐物质的溶解有关.白云石形成机制的研究为对砂岩储集的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995.
合肥市城市PM10污染成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合肥市4个空气自动监测站2001-2003年3年PM10的监测结果,从4个监测点3年PM10年均值、月均值和日均值超标率的变化情况对PM10污染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气象条件、下垫面性质和污染物排放三个方面对PM10污染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针对PM10污染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大执法力度,控制燃烧排放;采取综合措施,减少扬尘污染;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与监督管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增加城市大气环境容量等一系列减轻合肥市城市PM10污染、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96.
利用精密量热计测定了氯化镁及其水合物(MgCl2,MgCl2·2H2O,MgCl2·4H2O、MgCl2·6H2O)晶体在298.15K温度下溶于水的积分溶解热。利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模型,计算了溶质的相对表观摩尔焓,从而直接获得了它们的标准摩尔溶解焓。氯化镁2,4,6水合物晶体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1289.39、-1898.72和-2497.58kJ·mol-1;摩尔水合焓则依次为-76.41、-114.08和-141.28kJ·mol-1。并依据Born-Haber循环法计算得到了它们的晶格能。  相似文献   
997.
以秦皇岛鸡冠山断层露头附近的裂缝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露头观察和成岩矿物分析,研究了断层附近裂缝的发育形态特征,并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探讨了裂缝的成因机制。研究发现:鸡冠山露头逆断层上盘的裂缝密度明显大于下盘,在同一水平方向上,裂缝条数随着与断层破碎带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裂缝长度随着与断层的距离出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裂缝类型以构造缝为主,其成因主要受构造主应力控制,靠近断层以发育共轭剪节理缝为主,随着与断层距离增大,主要发育单一近直立方向的高角度缝。建议把花岗岩储层中上部作为主要油气探勘对象。  相似文献   
998.
水平井酸化井筒-地层温度场耦合解析新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平井酸化温度场是影响酸岩反应速度的关键参数,更是进行酸化设计必需重点考虑的因素。现有酸化温度场模型忽略了热瞬变效应、热扩散效应等对温度场的影响。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物质平衡定律和碳酸盐岩储层基质酸化易形成蚓孔现象。考虑热瞬变效应、热扩散效应和井筒与地层之间的酸液流动,建立了新的水平井酸化温度场模型,给出了便于应用的解析解。对比分析表明,新模型能够更细致地描述酸液进入地层后酸岩之间发生的热传递现象以及酸岩化学反应热在地层中的热扩散和热累积效应,更好地表征了水平井酸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通过实例验证,利用模型计算的井底温度与实际井底温度分布吻合较好,这对于提升水平井酸化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渤海海域歧南断阶带明下段河湖交替相沉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有的单一曲流河相认识无法准确全面概括歧南断阶带范围内储层展布特征,为了有效地指导断阶带范围内明下段储层预测及油田勘探,综合利用岩心、古生物、测井、地震等资料,在沉积特征及古地貌重新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沉积相类型进行了重新认识。研究结果表明:明下段沉积时期歧南断阶带范围内存在湖相沉积,但由于其位于凹陷边部,湖平面的频繁升降变化导致断阶带位置处周期性的暴露与淹没,从而发育河湖交替相,纵向上条带状的曲流河相砂体与席状的湖泊浅水三角洲砂体交替出现。该发现可以有效地改善后期调整井的实施及剩余油的挖潜。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粒子群蚁群算法的多机器人任务分配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大规模多移动机器人松散耦合型任务分配问题,探讨了机器人联盟形成问题中的关键,并且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蚁群算法的任务分配机制.结果表明,粒子群蚁群算法得到的分配解要明显优于基本蚁群算法,并且不易出现早熟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