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340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一个指纹识别的比对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指纹特征数据的存贮及指纹的自动比对作了初步的研究,给同一个文件分类原则及一个抗噪音性能较好的比对算法,经实例验证,其存贮容量、识别率、比对速度方面均可达到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92.
给出Mobius函数的Kroneckerδ函数展开式.由此用组合论证明了陈-Mobius反演变换.根据Kroneckerδ函数展开式,将Mobius函数推广到任意幺半群的情况并给出相应的反演公式.  相似文献   
93.
采用多普勒激光和局部静压测试装置,对文题进行了试验,並与涡轮搅拌器进行比较。试验发现,大三角形搅拌器较涡轮搅拌器具有较高的局部速度和均匀的速度分布及局部湍流强度大的优点。大三角形桨分散液滴主要靠湍流流动而不是由桨叶直接剪切分散,因此,在搅拌器周围可避免产生过细液滴,消耗较低功率就能获得均匀的液滴及分布,同时,该搅拌器优越的泵送能力和大体积流的高抽吸力,通过总抽吸头的测量亦被证实。  相似文献   
94.
区域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代表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区域旅游资源及产品整合能够有利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样,由于该区缺乏统一的旅游资源及产品整合,使得该区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制约。本文通过对该区旅游资源及产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进行评述及其整合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区域旅游整合模式的对策,以便能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5.
在配电系统中,相序不平衡是引起线路损失和接地保护跳脱的主要原因之一。开Y-开Δ变压器(open Y-open delta,OYOD)能大幅度减小变压器成本而同时供应三相与单相负载,但存在严重的相序不平衡问题。针对OYOD变压器相序调整是一个组合非线性及不能微分目标函数的最优化问题,提出用蚁群算法来求解OYOD变压器的相序调整问题,以提高负载平衡能力,同时提出一种变信息素挥发系数的方法以提高算法解的质量和收敛速度。经测试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方法能对OYOD变压器相序调整提出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6.
以岩心分析和测井解释为依据 ,对胜坨油田二区沙河街组沉积微相与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胜坨油田二区沙河街组二段发育典型的河控三角洲沉积 ,其中 7砂层组为三角洲平原沉积 ,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天然堤、分流间湾微相 ,各小层及韵律层网状河道特征明显 ;8砂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 ,发育河口砂坝、远砂坝微相 ,每个韵律层从岸向盆地依次出现坝顶部、坝主体和坝侧缘及远砂坝。在本区 ,沙河街组二段沉积微相控制了油藏的剩余油分布 :在纵向上 ,剩余油主要富集在分流河道的中上部、河间薄层砂体和河口砂坝中下部 ;平面上 ,剩余油富集在河道边缘、坝侧缘、坝顶部的砂层中  相似文献   
97.
利用岩心、岩石薄片、岩矿测试和测井等资料 ,对柴达木盆地尕斯断陷古近系新近系的沉积演化和储集体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古近系新近系下干柴沟组至下油砂山组发育了 4个三角洲沉积体 ,其前端或侧缘有碳酸盐岩的灰坪、云灰坪、藻丘和滩沉积。古近系新近系沉积在时间上均构成下部的退积型沉积序列和上部的进积型沉积序列。各地区发生进积与退积转换的时期不同 ,并且这种不同在沉积岩性的组合特征上有所反映。祁漫塔格和七个泉阿哈堤物源区的区域构造活动从下干柴组上段 (E23 )中期就开始加强 ,使得来自这两个物源区的进积沉积层序发育时期长 ,砂岩至砂砾岩的粗碎屑岩从E23 中期开始就明显增加 ,而相对高的湖平面期的细沉积物不甚发育 ;索尔库里干柴沟物源区的区域构造活动从下油砂山组 (N12 )早期才开始加强 ,使得来自该物源的进积层序发育时期短 ,砂岩至砂砾岩的粗碎屑岩于上油砂山组 (N22 )时期开始发育 ,而相对高的湖平面期的细沉积物十分发育 ;阿拉尔物源区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98.
特高含水期扇三角洲储集层剩余油分布及挖潜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分析岩芯、测井、生产资料等静态和动态资料,并在油藏三维两相模拟的基础上,多层次、多角度探讨了双河曲田北块Ⅳ1-3层系扇三角洲储集层油藏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成因因互及潜力类型。研究表明:扇三角洲储集层油藏特高含水开发期后期,剩余油高度分散和隐蔽,不同储层砂体剩余油分布、潜力、水淹模式不同,前缘席状砂体、河口坝砂体是进一步挖潜的对象。层内、层面及平面非均质性控制了水驱油田的开发和剩余油的分布,层内及层间非均质性控制了油层的水淹厚度及垂向上剩余油的分布,平面非均质性控制了油层的水淹面积及剩余油平面分布。在完善井网的基础上,进行注采结构及注水合理调配是扇三角洲储集层油藏特高含水开发后期综合挖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三角洲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利用钻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三角洲沉积体系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晚古生代沉积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晚石炭世本溪期——早二叠世太原期,系海相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时期;第二阶段为早二叠世山西期——晚二叠世石千蜂期,系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广泛发育时期。两类不同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发育的背景、相带构成、砂体类型等方面均有差异。在上述基础上系统讨论了研究区晚古生代三角洲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为该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更为准确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0.
随着城市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的空间经济联系与地域组织优化研究成为研究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部分之一。本文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析的思路和方法指引。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16个中心城市组成的资金往来网络为例,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网络的基本网络特征进行分析来探讨城市群的空间层级结构。在今后的发展中城市群要合理规划布局,增强城市间的协调共客性,发挥政府的重要影响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