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0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01.
采用黏度和取代度为指标的测定方法,探讨了影响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乳化效果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黏度、取代度、乳化液颗粒大小及其分布状态是影响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乳化效果的主要因素;乳化液颗粒越小分布越均匀乳化效果越好,反之则越差.我们发现,要获得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纯胶)较好乳化效果的条件的优化组合是:1)乳化液颗粒小而均匀;2)黏度为4~4.5mPa.s;3)取代度在0.02以下.该结果为企业提高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乳化效果,实现企业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文章以植物油为原料,通过过氧乙酸环氧化,乙酸开环制备植物油醇,用丁二酰氯将POSS接枝到植物油醇中,得到POSS-植物油聚合物;通过在植物油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POSS-植物油聚合物制备植物油乳液,合成了POSS改性植物油乳液脱模剂;研究了该类脱模剂的脱模性能,结果表明,符合混凝土脱模剂标准的要求,且随着POSS-植物油聚合物质量分数的增加,脱模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植物油基脱模剂绿色环保,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3.
运用沉淀法和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出具有较强荧光强度的氧化锌/聚丙烯酰胺复合纳米粒子。在包含有氧化锌纳米粒子的油包水反相乳液体系中,由过硫酸钾引发、以丙烯酰胺作为单体进行反相乳液聚合,聚合产物将氧化锌包覆并形成氧化锌/聚丙烯酰胺复合纳米粒子。对复合物煅烧后的得到氧化物粉末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对复合纳米粒子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动态光散射分析、荧光显微镜分析。获得的氧化锌/聚丙烯酰胺复合纳米粒子形状近似为球形,直径范围约为100-300nm之间,并且能够发出较强的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104.
新型含氟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磷酸-二(七氟丁基)酯和N-(p-羟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丙烯酰胺单体双七氟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对苯氧基膦酸酯(FPA),并采用乳液聚合法,将FPA、甲基丙烯酸-1,3-双(二乙氧基膦酰胺基)异丙酯(BisDEAEPN)、丙烯酸羟乙酯(HEA)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酯(SMA)共聚得到稳定的共聚物PFPA乳液.该PFPA乳液具有良好的拒水性能,经其整理的棉织物对水的接触角达到137°,同时该棉织物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其极限氧指数(LOI)为26.5%.  相似文献   
105.
依据毛管数理论,传统观点认为界面张力越低,采收率越高,因此超低界面张力一直是评价表面活性剂界面活性的重要指标。基于并联岩心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了界面张力与提高采收率的关系,发现非均质油藏条件下低界面张力体系采收率高于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通过室内试验研究驱油体系形成乳液状态及粒径分布规律,揭示采收率与乳液粒径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低界面张力体系形成的乳液液滴粒径与高渗透层喉道尺寸匹配,能够有效封堵高渗透层,迫使更多注入液转向进入低渗透层,在扩大波及体积的基础上提高洗油效率,因此低界面张力体系比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具有更好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106.
用硅溶胶、丙烯酸酯类单体,KPS为引发剂,以反应型乳化剂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LS)为复合型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成了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反应型乳化剂的加入方式、与SLS配比、乳化剂总用量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在滴加单体前加入反应型乳化剂,二者(反应型乳化剂与SLS)质量比为2∶1,乳化剂总量为0.5%时,可以得到稳定性、耐水性和光泽较好的乳液。动态激光散射仪测试表明,该乳液复合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0.1nm,分布宽度为0.075。  相似文献   
107.
报道了改性聚醋酸乙烯乳液的合成方法.配以各种助剂并经过高速分散、调色等配制而成水溶性建筑涂料.它具有附着力强、优异的耐酸碱性、耐水性,合成工艺简单、施工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8.
对COSMOS程序产生的模拟族事例及甘巴拉山部分铅乳胶室观测的族事例进行了可分辨能量中心共线性分析,并与Pamir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9.
以乳液流变模型和一般润滑方程为基础,建立了翅片管轧制乳液润滑模型;根据边界和工艺条件,计算了最小和最大膜厚.揭示了用乳液润滑的轧片过程润滑状态,为润滑剂的研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0.
介绍用模糊控制技术实现乳化液率的流量控制系统.主要叙述该系统流量控制的原理以及在该系统中模糊控制技术的应用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