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2篇
  免费   422篇
  国内免费   596篇
系统科学   323篇
丛书文集   389篇
教育与普及   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现状及发展   56篇
综合类   10881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545篇
  2011年   564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487篇
  2008年   490篇
  2007年   687篇
  2006年   634篇
  2005年   660篇
  2004年   554篇
  2003年   503篇
  2002年   457篇
  2001年   429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288篇
  1997年   276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225篇
  1993年   192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针对与田径裁判工作密切相关的观察力 ,记忆力 ,思维力三个方面对田径裁判员应具备的智力结构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2.
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学生在田径技术学习中,厌倦情绪越来越严重,极大池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体育人才的培养。为了杜绝厌倦情绪的产生和曼延,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看法。  相似文献   
73.
74.
本文给出计算载流线圈在外磁场中所受力和力矩的普遍公式.  相似文献   
75.
~~(2 ) z∈ R+ 2 ,{z∈ D′{ D相似文献   
76.
高精度步进压印机热误差的建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消除由紫外光曝光所引起的步进压印机的热误差,以提高压印机的套刻对准精度,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选取了压印机上温度测量点的数量,将压印机上布置的温度传感器从15个减少到6个,并建立了压印机温度测量关键点处的温度与压头在x、z方向热误差关系的数学模型.实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模型的热误差预测精度在x方向可以达到899/6,而在z方向可以达到939/6.应用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在压印机热误差建模中选择温度测量关键点的有效方法,可避免热误差建模过程中的变量耦合问题,从而提高了模型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77.
讨论了回弹法、钻芯法、超声波法和拨出法等常用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并就如何提高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的精度,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8.
输电线路覆冰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具有严重威胁,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防冰除冰方法,但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对于一些具有微气象、微地形特征的重覆冰地区尚未有较好的解决方法。文中考虑到扩径导线的特点和分裂导线输电线路的局限性,根据波阻抗和自然功率将分裂导线等效为单导线,并考虑电流的集肤效应,得到了等效的单根扩径导线,进而分析比较覆冰地区的分裂导线及其等效的单根扩径导线的表面电场特性。研究表明:等效前后导线截面面积相同且波阻抗一致时,扩径导线与分裂导线相比,不仅显著降低了子导线根数和输电线路的覆冰荷载,而且在扩径导线的半径等于分裂导线的等效单导线半径时,扩径导线的表面最大电场强度小于分裂导线。因此,在严重覆冰地区,采用分裂导线等效半径的扩径导线具有非常好的表面电场特性,且可显著降低冰风荷载,提高抗冰强度。  相似文献   
79.
突风一直以来都是危及飞行安全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造成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利用常规观测资料、ADWR-X多普勒气象雷达资料和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对四川盆地西部一次爆发性大风过程中风场的精细化特征、成因及对飞行的影响进行诊断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大风过程风速增长快,爆发性强。地面风速自午后开始出现4次波动,且每一次波动期间风速峰值呈增加趋势,时间呈缩短趋势。由于第4次波动风速呈爆发性增加,最大瞬时风达到了16.1 m/s,地面风速脉动值超过5 m/s,致使跑道区域内流场的不稳定性增加,起降跑道侧风值超过了中小型飞行器的起降标准。高空动量下传对本次大风过程中风速的爆发性增加起主导作用。中层强偏南气流与低层偏北急流配和,中层辐合以及低层辐散下沉的垂直结构使得低层下沉气流异常强劲,将900~850 hPa的大风核快速向地面传导。通过天气研究与预报(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模式四重嵌套对本次过程进行模拟,表明WRF对盆地西部冷空气补充南下引起的在风速演变趋势、风速最大值和大风影响时段的风向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对飞行起飞和着陆有一...  相似文献   
80.
农田蒸散是形成土壤干旱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陶祖文的彭曼修正公式对冀东地区的唐山、秦皇岛、乐亭、遵化等地3~11月的可能蒸散与可能实际蒸散进行了计算,并与本省南部的曲周做了可能蒸散量的对比分析。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按《干旱分析方法的探讨》一文给出的华北地区干旱指标,用唐山农业气象站1980~1989年观测旱作地段的土壤湿度资料,对当地干旱的发生与干旱的指标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