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2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A soluble matrix protein P14 with an apparent molecular mass of 14.5 kDa was isolated from fragmented nacre of pearl oysters (Pinctada fucata) treated with 10% NaOH solution to investigate the nacre matrix proteins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CaCO3 crystal. The protein was characterized by gel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and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fter demineralization by 10% acetic acid. Th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 of P14 crystals indicates that P14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acre biomineralization. P14 can induce aragonite formation, stimulate CaCO3 crystal formation, and accelerate aragonite precipitation. Heating of the acid insoluble nacre residue, which was named conchiolin, in 10%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olution supplemented with 10% β-mercaptoethanol solution for 10-20 min at about 100℃ gave two other soluble proteins having molecular masses of 19.4 kDa and 25.0 kDa.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these two proteins are linked to the insoluble organic matrix by disulfide bridges because the extraction yield increases when β-mercaptoethanol is added to the medium.  相似文献   
72.
纤维过滤介质捕集效率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纤维过滤介质建立数学模型,对其进行理论求解,得出纤维过滤介质总捕集效率计算的理论公式,传统过滤理论中捕集效率的计算结果,仅为此模型计算结果的一个特解,此理论计算结果既适用于稳态过滤,也适用于非稳态过滤。  相似文献   
73.
There are a lot of important gold_bearing quartz veins in the Xiaoqinling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The quartz veins are strictly controlled by shear zones. Stress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metallizing process of the Xiaoqinling gold deposits of quartz vein typ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At the first stage, the shear zones were formed in an extens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temperature was higher and the buried depth was greater; at the second stage, the brittle thrusts were superimposed in ductile shear zones after the tectonic stress field turned from the extension to compression. The ore_bearing fluids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se weak positions, and the gold deposits of quartz vein type were developed.  相似文献   
74.
通过ξ-电位测定、浮选实验和溶液化学计算,研究了菱锌矿/方解石/十二胺体系中的动电行为与浮选行为。结果表明,Na2S使菱锌矿ξ-电位更负,十二胺使菱锌矿和方解石ξ-电位更正.低pH值下,十二胺与碳酸根形成胺盐是其在菱锌矿和方解石表面吸附的主要机理;高pH值下,锌胺络合物的生成则是胺浮选菱锌矿的机理,由于溶解组分与矿物表面的相互作用,导致矿物表面转化,方解石在菱锌矿澄清液中的动电行为类似于菱锌矿的动电行为,且浮选受到活化;而菱锌矿在方解石澄清液中的浮选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75.
本文对随机扩大临界核统计模型进行了推广,使之适用于含在纤维损的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伸破坏的统计分析,基于复合材料的细观随机破坏机理,导出了含纤维损伤的复合材料的强度分布函数和相应的破坏准则,求出了理论统计强度值,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强度随连续损伤纤维数及试样尺寸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76.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的可浮性与油酸捕收剂用量及PH值的关系。试验发现浮选萤石、重晶石、方解石所需要的油酸用量不同,次序为:萤石<重晶石<方解石。萤石和重晶石在PH为7左右时可浮性最好,而方解石在强碱性条件下可浮性最好。本文还通过表面电位及清洗试验结果等探讨了油酸捕收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7.
依据实验观察和理论计算分析,研究了添加化学阻垢剂使水垢软化的物理机理、实验研究表明:方解石晶粒聚集时形成坚实的硬垢,球霰石聚集时形成松软的软垢;根据球霰石聚集形成的垢体结构,首次提出了球霰石问的聚集是软垢形成的主要机制.实验观察表明:添加阻垢剂有效地抑制了方解石晶核的生成几率,从而提升了球霰石在析出物中所占的比例,因而促成了水垢的软化、分子模拟研究和结构分析揭示,阻垢剂只能有效地抑制具有层状生长机制的晶面,即F平面的生长,而不能有效地抑止K晶面的生长,这为阻垢剂促成球霰石生成几率提高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78.
马坝人地点南支洞铀系定年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马坝人地点南支洞次生碳酸盐岩和骨化石样的铀系年代. 根据表层钙板 2 个样品 3 次测试的平均结果,其下含化石堆积应早于 237 ka. 出自第二层堆积的骨化石样分析结果显著小于上覆表层钙板,可引为骨化石铀系年代结果可信度欠佳的例证. 基于洞穴地点骨化石样铀系年代总体偏低的认识,并基于南支洞与出土马坝人化石裂隙堆积层位相当的假设,我们认为可暂以南支洞表层钙板年代 (237 ka),代表马坝人化石的最小年代. 南支洞尚存较多的含化石堆积,多学科综合研究或可为马坝人的年代位置提供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79.
北秦岭罗汉寺岩群锆石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准确测定北秦岭罗汉寺岩群辉长岩脉的形成时代,探讨其地质意义。方法采用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法,对辉长岩中锆石进行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辉长岩形成年龄为475 Ma±4 Ma。结论罗汉寺辉长岩脉的形成时代与北秦岭两条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和富水杂岩成岩时代接近或一致,它的形成很可能与北秦岭早古生代岛弧体系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80.
针对天然气工业特点,设计了一套滤芯性能在线检测装置,采用光学粒子计数器OPC对过滤器上、下游粉尘的浓度和粒径分布进行适时测量。使用多分散性粉尘,在实验室内测试了天然气用纤维过滤器的非稳态性能,以及各种操作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纤维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和阻力均随粉尘负荷的增加而增加,根据其变化趋势可分为深层过滤和滤饼过滤两个阶段。过滤速度过高容易导致大粒子穿透,从而使效率下降,纤维过滤器的表观过滤速度应低于0.06m/s;相对湿度和滤材厚度的增加有利于增大过滤效率,但也会导致阻力的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