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3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442篇
系统科学   406篇
丛书文集   149篇
教育与普及   6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61篇
综合类   613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在500mm×300mm的矩形有机玻璃实验塔中,用水-空气体系对组合式角钢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及传质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并以筛孔塔板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组合式角钢塔板是一种结构简单,压降低,压降低,操作弹性宽,处理能力大和板效率较高的新型塔板。  相似文献   
122.
证明了a-SiH磷掺杂固相效率η可表示成磷气相浓度的解析函数,其系数可由磷掺杂饱和极限、悬挂键密度和带尾态电子密度等的实验值决定  相似文献   
123.
热导池检测器低压气相色谱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压下,载气流经色谱柱及检测器的速度加快,峰扩展减弱,同时柱效和检测灵敏度提高。对低压色谱过程的传质系数和分离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4.
改性聚合硫酸铁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一种改性聚合硫酸铁的制备方法,并测试了改性聚合硫酸铁的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聚合硫酸铁的絮凝沉降效果极为优越,与传统的絮凝剂如聚合硫酸铁和碱式氯化铝等相比,改性聚合硫酸铁的絮凝性能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25.
测定了大环共轭体系卟啉和酞菁在11种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发现体系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λmax受溶剂的影响较小,而荧光量子产率受溶剂的影响较大,在非质子性溶剂中,两种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和溶剂极性参数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在质子性溶质中,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相对于在非质子性溶剂中降低很多,这可能是有氢键形成的缘故。  相似文献   
126.
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乳状液的稳定性理论、乳状液类型的测定、变型、去乳化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7.
二元光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分支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二元光学的基本原理及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加工工艺过程,并总结了近十年来二元光学在理论设计、制作工艺和应用等方面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8.
微/纳结构表面3-D轮廓测量中倾斜误差的补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微/纳机电系统进行机械力学特性研究和可靠性测试时,经常需要获取结构的表面3.D轮廓.然而.使用显微干涉法测量微/纳结构的表面3-D轮廓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倾斜误差,这种误差在某些应用中是不允许的.为了弥补传统的调平补偿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和坐标变换的倾斜补偿方法:在处理图像时,先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一个基准平面,然后旋转直角坐标系使得新坐标系的xoy平面与基准平面平行即可达到调平被测表面而补偿倾斜误差的目的.通过具体应用实例证实了这种补偿方法是有用、灵活而精确的.  相似文献   
129.
对补料方式、补料速度等发酵过程的各种参数,以及产酸率、转化率、发酵周期等的影响和补料分批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L-亮氨酸补料分批发酵的最优条件。在最优补料分批发酵条件下,10L罐L-亮氨酸产量达29.47g/L,糖酸转化率达21.47%,结果明显优于分批发酵。  相似文献   
130.
李其祥  汪勇  马永忠 《山西科技》2006,(2):90-91,96
文章通过建立迫弹杀伤能力计算模型,结合靶场试验数据.时迫弹采用预制破片和近炸引信后的杀伤能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到了许多有益的结论。所建立的模型和得到的结论。对于正确评价产品性能.改进弹药设计以及指导部队作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