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3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铁离子、亚铁离子和油类物质对树脂污染的影响程度.同时采用"盐酸一食盐一亚硫酸钠"复苏法对污染树脂的复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树脂的污染程度随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浓度的铁离子对树脂的影响比亚铁离子要大;复苏效果总体较好,亚铁离子污染树脂的复苏效果最好,铁离子次之,油类最差.  相似文献   
52.
53.
合成了通式为(C15H15N2O3)xRE(NO3)y(H2O)z(当RE=La~Pr时,x=3,y=6,z=0;RE=Nd时,x=2,y=5,z=1;RE=Sm~Lu,Y时,x=2,y=5,z=0)的一系列15种标题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1HNMR,TG-DTA,摩尔电导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等对配合物的性质进行了表征.认为可能生成包含一分子水的11配位钕配合物的原因在于抗衡阳离子的空间效应,使其与络阴离子间的vanderWaals力增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54.
本文用TG-DTG-DTA技术研究了二价阳离子(Mg、Ca、Sr、Ba、Cu、Za、Cd、Mn、Co和Ni)甲酸盐热分解行为.结果表明二价阳离子甲酸盐热分解的产物有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55.
合成了三氰酸阴离子和硼酸为主体晶格的正四丁基铵阳离子包合物(n-C4H9)4N+.C3H2N3O3-.H3BO3,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No.2),a=0.973 99(16)nm,b=1.023 15(17)nm,c=1.293 2(2)nm,α=101.269(3)°,β=92.071(3)°,γ=98.155(3)°,Z=2,V=1.248 4(4)nm3,Dc=1.150 g.cm-3,μ(MoKα)=0.084 mm-1,F(000)=472,对5 010个独立衍射点的最终偏离因子R1=0.055 8.在标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中,对称中心相连的三氰酸阴离子之间通过1对N—H…O氢键相连,形成沿b轴无限延伸的锯齿形长链.2个硼酸分子由1对O—H…O氢键连接,形成中心对称的二聚体.硼酸二聚体向外的2个羟基分别与邻近的三氰酸阴离子氢键长链通过O—H…O和O—H…N氢键连接,在(10 1)平面内形成无限伸展的波形氢键平面网格.四丁基铵阳离子穿插在氢键平面之间,形成类"三明治"式层状包合物.  相似文献   
56.
利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 SPE)复合电极 ,将牛儿醇选择氧化为牛儿醛 .为了提高反应的选择性 ,可将 Mn O2 沉积于 Nafion电极上 ,Nafion电极上生成的 Mn O2 将牛儿醇氧化为牛儿醛 ,该反应电流效率较高 .  相似文献   
57.
本文对源于湖北广济的纤状海泡石矿通过用几种阳离子交换剂处理后,测定处理前后的纤状海泡石的溶血率,MDA的变化以及对人体红细胞毒性的影响,发现NH+4 ,Na+ ,K+ ,Ca2+ 处理纤状海泡石对人体红细胞毒性明显下降。因此认为纤状海泡石的红细胞毒性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58.
文中以环辛三烯正离子的同芳香性和咪唑与噁唑的碱性为例,讨论了共振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59.
短梗霉发酵液变黄原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和探讨了短梗霉多糖发酵过程发酵液变黄的主要原因,结果发现二价阳离子的种类和浓度是导致发酵液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0.
Progress in dynamic study on the triplet excited states and radical ions of DNA and its components is review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acetone is the only effective sensitizer for the study of the triplet excited states of DNA components. The transient absorption spectrum of guanyl radical cation resulting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triplet acetone and DNA was observed directly, and the original evidence for selective damage of DNA by excited photosensitizer was obtained for the first time, which offered a new pathway for obtaining the main transient species of selective damage of DNA by photonucleases and illustrating initial oxidation mechanism of DNA via electron transf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