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6 毫秒
21.
计算机网络环境提供了多层次、多形式的语料,不同于课堂、教室等传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以适合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摆脱了在传统学习环境中可能产生的消极情感因素如焦虑、挫败感等,有助于建立并培养积极的情感因素,增强学习兴趣和动机。  相似文献   
22.
在语文情感教学中,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不尽相同,这个过程在他们的生命中会留下长久的痕迹,甚至影响他们一生的做人理念。如果在语文教材的选择上,教师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选择大量的体现人文精神的文章进行教学会更受学生欢迎。语文教师的情感体验应该在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力求完善,所以说对语文情感体验的研究具有比较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3.
中英抒情诗歌中都有大量描写月亮的诗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中国历代诗人寄情于描写月亮的诗句,使月亮逐渐成为集体类型化的情感载体,形成了华夏民族特有的月亮情结。西方诗人写月,表现的也是诗人个体的情感,但他们大都是将月亮视为具有独立意义的审美客体,通过月亮形象抒发单一的、直观化的情感。撷取若干以月亮为描写对象的中英抒情诗歌,从形象情境、情景关联、情感投射3个方面进行阐释,探析中英诗人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4.
构建基于文本情感特征的心理评估模型. 首先, 根据词语的情感极性和词性设计词语特征, 将文本中的每个词语映射成情感词向量, 进而将其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 并加入注意力机制对输出结果进行优化, 得到包含情感特征的文本向量表示. 其次, 使用Bayes正则化算法优化权值, 控制并平衡神经网络拟合程度, 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的网络泛化能力. 最后, 将文本向量作为Bayes正则化神经网络的输入, 预测学生的心理状态, 与心理评估结果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模型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25.
墨子在谈辩中对比喻曾有灵活多变的运用.就整体而论,这些比喻可划分为同喻和异喻.其中,前者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单喻、复喻和博喻,后者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本体全异于喻体、本体弱于喻体和本体强于喻体.墨子谈辩中比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涉及阐释己见、驳斥论敌、催人省悟以及止事成义.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感性诉求广告的发展,分析了感性诉求广告与受众情感的关系,论述了感性诉求广告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7.
情感是文学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美感因素,是一部文学作品是否具备艺术感染力的关键。文学翻译不仅要"达意",而且要"移情"。从译者主体性、文化和比较美学的视角探讨了文学翻译中的"移情"。  相似文献   
28.
本文结合儿童不同时期对玩具的实际色彩需求,探讨儿童对色彩的感情需求,分析色彩对儿童心理的作用,鼓励家长和儿童的互动和参与游戏,从而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29.
在“A像B一样C”式比喻性短语作状语的句子中,C与A、B之间的语义搭配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情况。C与A、B之间既可以都构成正常搭配,也可以只与其中一个构成正常搭配,而与另外一个形成超常规搭配。与此相对应,比喻句中本体、喻体的构成也并不完全一致。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及转换生成语言理论,结合比喻句中的语义搭配来分析比喻中本体的位置及比喻的不同作用。在划分比喻本体和喻体时,要注意其形象的完整性,要和全句的语义搭配关系、语法结构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划分的方法和标准也应具体句子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30.
人格教育是高等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明确提出了人格完善的三要素,指出知、情、意三件具备才能成为一个人,他的人格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