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805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51.
正常的伤口修复能力对于生存与健康十分重要。皮肤伤口修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多种不同类型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在时间、空间上有序的相互作用,最终完成皮肤屏障修复与组织内稳态维持。文章总结了伤口修复的主要过程,并重点阐述不同类型细胞在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讨论了无疤痕修复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852.
以桐叶药材、熊果酸、芝麻素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方法对复方桐叶烧伤油中的桐叶、麻油进行定性鉴别,并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点于硅胶G薄层板,以环已烷—乙醚—乙酸丁酯—冰醋酸(体积比为20∶5∶4∶0.2)为展开剂进行实验.展开结果显示,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各斑点分离度好、斑点清晰,熊果酸Rf=为0.45,芝麻素Rf为0.23,复方桐叶烧伤油供试品色谱与对照药材、对照品色谱在相应位置上显现出相同颜色的斑点.鉴别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桐叶烧伤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53.
介绍转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基本理化特性及SPS基因的克隆情况,综述利用转基因SPS植株研究作物叶中的SPS对光合作用产物的分配积累以及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氮素转运的影响,以及SPS对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反应和SPS活性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今后SPS的研究重点应该围绕解析SPS和磷酸蔗糖磷酸化酶(SPP)之间的关系,以及选育用于生产生物质能源的转SPS基因的甘蔗和木薯品种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854.
855.
856.
857.
858.
859.
【目的】为了寻找受区域影响较小、精度较高且鲁棒性较好的郁闭度遥感估算模型,采用4-Scale几何光学模型估算人工林树冠孔隙率及郁闭度。【方法】选择内蒙古旺业甸林场和广西高峰林场为实验区,首先对4-Scale模型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模拟林分在不同敏感性参数下的树冠孔隙率Pvg_c(树冠为刚体时的冠间孔隙率)和Pvg(考虑树冠内部孔隙的孔隙率),建立Pvg_c、Pvg与敏感性参数的一一对应关系数据库。其次,根据数据库建立Pvg_c和Pvg与敏感性参数的统计关系模型。然后根据获得的敏感性参数估算Pvg_c和Pvg,进而估算林分郁闭度。最后,分别采用样线法与鱼眼相机测定法测量的郁闭度检验基于Pvg_c和Pvg估算的林分郁闭度。【结果】基于Pvg_c和Pvg估算的人工林郁闭度精度分别为88.17%和92.8%。Pvg_c  相似文献   
860.
竹子发育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人们利用竹子资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 000年以前,但直到18世纪后期人们才真正认识到竹子是禾本科植物中一个特殊的类群。现代植物分类的奠基人林奈在《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一书中,还只是将全世界的竹子归为芦竹属的一个种Arundo arbor,直到1789年,竹子才从芦竹属(Arundo)独立出来,成立了簕竹属(Bambusa)。自竹类被认识到有别于其他禾本科植物至今,有关竹子的形态学、解剖学、系统分类学、生理学、生态学、细胞学、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但对竹类植物各个器官的发生、发育和衰老过程尚缺乏系统的研究。笔者对竹类植物的根、地下茎、竹秆、竹叶和生殖器官发育生物学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分析了目前竹子发育生物学领域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建议竹子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应关注细胞分裂、分化和形态建成的全过程,明确整个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而揭示植物发育全过程每个环节的信号转导途径和基因调控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