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7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33篇
系统科学   49篇
丛书文集   68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540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论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及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民营经济已成为提供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推动国有经济的改革和重组;有利于促进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转化.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应解放思想,解决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问题;营造良好的法律、融资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筛落式粉尘火焰试验装置和火焰信的号光电测量系统。提出确定火焰前沿位置的“最大斜率切线法”和判定火焰传播稳定性的“相对入射能量法”。测定了硅钙粉和煤粉的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厚度。结果表明数据合理,测量装置和方法可用于速度范围很宽的粉尘火焰传播研究,用修正的田中达夫模型计算的硅钙粉层流火焰传播速度与实验值接近。  相似文献   
13.
严军  李晓思  李哲  刘路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4):10469-10478
为了探明注浆法应用于黄土地区某既有高层建筑地基加固产生负面作用的原因,用以指导该建筑物进一步的加固工作。本文依托某建筑物纠偏工程讨论了注浆法在局部非饱和黄土地基中的适用性。现场监测了建筑物的沉降、倾斜以及地基土孔隙水压力指标,结合地质条件以及前期加固方案,分析了注浆后地基土承载力不升反降、建筑物沉降速率增大的原因。结果表明:注浆开始后,建筑物沉降速明显增大,且南侧高于北侧,随着施工的暂停和恢复,沉降速率随之减小和增大。最大沉降速率达2.05 mm·d-1,南北两侧最大沉降差达40.78 mm。孔隙水压力变化趋势与沉降速率类似,最大孔隙水压力达990.21 kPa。停止注浆后,地基南侧各处孔隙水压力有所降低,降幅约8.85%~45.56%。注浆使建筑物产生不均沉降的原因为,未凝结浆液中的水在注浆压力和较高的孔隙水压力作用下逐渐渗透到本就排水条件不良的地基土中,且由于地基内初始孔隙水压力及初始排水条件的差异,对地基产生了不均匀的影响,最终体现在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上。可见对于类似的排水条件不良且孔隙水压力过大的局部非饱和黄土地基,注浆加固前应采取打入排水板、泄压孔等措施消散孔隙水压力,然后再进行注浆施工。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液膜内动力和换热特性,提出了一种环状流下的两相强制对流蒸发的6层速度分布模型,并利用比拟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计算,预测其换热系数,通过与数据对比,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双层结构8—羟基喹啉铝电致发光的有效载流子形成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分子掺杂聚合物作为空穴传输层、8-羟基喹啉铝作为发光层的有机分子/聚合物双层结构的电致发光。着重指出在稳定发光之前有一个有效载流子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球状晶粒模型,研究了纳米硬磁相晶粒之间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对晶粒有效各向异性和矫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晶粒直径的减小,晶粒之间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将随之增强,而材料的有效各向异性和矫顽力将逐渐下降。为了保证材料具有较高的各向异性和矫顽力,晶粒的直径应该大于20nm。同时,通过与实验数据的拟合,得到了矫顽力的最佳计算公式(Hc=0.32×2Keff/Js)。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 Matlab 软件定量描绘出了等厚干涉后能量随位置的变化曲线,并准确地模拟出了其干涉条纹的形态,对该 部分内容起到了辅助教学和加深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特低渗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对油井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长6某特低渗储层进行了系统的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该特低渗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程度在26%~80%的范围,岩石的渗透率越低,应力敏感性越强;原始条件下地下渗透率明显小于地面渗透率,它们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储层岩石应力敏感伤害后,储层岩石的渗透率不能立即恢复,最终渗透率恢复率在68.6%~100.0%,岩石渗透率越高,渗透率恢复值越大;当岩石的渗透率小于0.5×10-3μm2时,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明显增强.模型预测表明,当地层压力降低5MPa时,该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对油井产量的影响在8.6%~35.7%,渗透率越低下降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讲述了大气混合层厚度的定义及它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论述了大气混合层厚度的多种计算方法如国标法、干绝热法、罗氏法等,并分析了大气混合层厚度的各种影响因子。其中大气稳定度是决定混合层厚度的最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基于预测有效度的组合预测模型近似求解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文献[1]的基础上,首先指出了文献[1]算法存在的一些缺陷,然后给出了组合预测方法精度均值E(A)等于各单项预测模型精度序列均值E(Ai)(i=1,2,…,m)的线性组合的一个充分条件,并给出了组合预测精度的上限和下限估计,从而就一般的情况提出了基于预测有效度的组合预测模型新的近似求解方法.最后以文献[1]中的实例说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并和文献[1]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