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0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79篇
系统科学   48篇
丛书文集   50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6篇
综合类   1498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水热合成的微孔TS-1分子筛为基体,通过有机碱改性处理制备了介孔MTS-1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N2吸脱附等温线、紫外-可见光谱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催化剂的形貌及表面特性进行了系统表征.数据表明,改性处理能明显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在紫外光照射下,以罗丹明B(RhB)作为光催化降解探针分子,探讨了MTS-1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TS-1及M-TS-1催化剂对RhB的光催化降解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TS-1和MTS-1在反应初期表现出相近的催化活性,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MTS-1的光催化活性明显优于TS-1.  相似文献   
72.
为深入了解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放电过程中染料结构的变化,考察了pH值、自由基清除剂等实验条件对艳红B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羟基自由基清除剂可增强艳红B的脱色效果,加入氢自由基清除剂对艳红B的脱色有轻微的阻碍作用.溶液初始pH值在7.0~11.0之间时对脱色影响不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化学需氧量逐渐升高.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表明,等离子体产生的活性氢原子对偶氮键的破坏是艳红B脱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3.
利用TGA、DSC、热解-电导率仪,研究了文题内容。实验结果说明了溴的引入,使树脂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当溴含量大于7.63%(wt)时,树脂即能自熄。溴使树脂热解过程成碳倾向增加,分解生成的溴化氢是有效的自由基捕获剂。三氧化二锑和溴同时引入,对阻燃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4.
水葫芦具有很强的降解酚的能力,它的根、叶片、叶柄的匀浆对酚的降解过程都遵循一级反应的规律,它们的降酚速度常数分别为0.4~0.6、0.2~0.4和0.1~0.2.使用蛋白质沉淀剂能大大降低它们的活性,使之降酚速度常数降低到0.01~0.1.匀浆降酚的最佳温度在30℃左右,过高(45℃)或过低(5℃)的温度都会明显地抑制酚的降解·上述表明,植物体细胞中的酶是使酚降解的主要原因之一.微粒体、线粒体氧化酚的能力很强,它们的降酚活性可高达3.7μg酚·mg~(-1)蛋白质·h~(-1).  相似文献   
75.
76.
本文用DSC法对聚乙交酯(PGA)和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GLA)熔体的冷却结晶和等温结晶过程作了研究,揭示了结晶行为随聚合物组成变化的规律。在熔体冷却结晶过程中,结晶温度、结晶速率和结晶热随着PGLA中LA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在熔体等温结晶过程中,PGLA2(GA∶LA=90∶10)和PGLA3(GA∶LA=95∶5)的Avrami指数分别为1.92和2.16。PGLA2在168℃的结晶速率为0.050min~(-1),PGLA3在171℃的结晶速率为0.033min~(-1)。用x-射线衍射法测出了它们的结晶度和微晶尺寸,PGA和PGLA2的结晶度分别为39.6%和34.6%。研究结果为PGA及PGLA的纺丝及后加工工艺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7.
本文分析了我国聚落基本生境模式的形成依据及特征,并从生态学角度探讨了形成这一模式的生态机制在于生态系统边缘地带的边际效应,我国聚落形成发展的实质在于不断地开发利用边缘地带的边际优势。  相似文献   
78.
从印染厂排出水中分离出了两种细菌。其中的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p.X_(13)菌株对五种偶氮染料均有脱色作用。脱色率达75%以上;脱色产物中有芳香胺,但X_(13)菌株对苯胺在振荡培养或深层静止培养条件下均无降解能力。另一种,无色细菌Achromobacter sp.A_8菌株对脱色过程中产生的芳香胺则具有降解作用,其降解能力也因培养条件而异。在振荡培养条件下,其降解芳香胺的速率远比静止培养时为快。  相似文献   
79.
为有效降解并利用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研究了采用不同起始浓度和反应温度的过氧乙酸(PAA)溶液对木质素磺酸钠(SLS)降解率的影响,并分析了SLS在处理前后分子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用起始浓度为50 g/L PAA溶液处理SLS 10 h,降解率可达76.6%。仪器分析结果表明,在PAA的作用下,木质素磺酸钠的苯环结构被破坏,产物中—OH含量减少,而C—O和C O结构增加,SLS中的部分磺酸基团被氧化为SO42-,氧化产物中存在CH3—CO—、R1—CH2—O—R2和R1—SO2—R2结构。  相似文献   
80.
从研究解决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超载问题入手,通过以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和城镇化发展为主要措施,来减轻过快增长的人口与人类需求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达到协调黄土高原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的目的,进而探讨从根本上解决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