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33篇
  免费   1319篇
  国内免费   3171篇
系统科学   3944篇
丛书文集   798篇
教育与普及   80篇
理论与方法论   81篇
现状及发展   226篇
综合类   26483篇
自然研究   11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544篇
  2021年   613篇
  2020年   605篇
  2019年   518篇
  2018年   473篇
  2017年   587篇
  2016年   539篇
  2015年   804篇
  2014年   1255篇
  2013年   1124篇
  2012年   1606篇
  2011年   1777篇
  2010年   1339篇
  2009年   1640篇
  2008年   1706篇
  2007年   2368篇
  2006年   2187篇
  2005年   1869篇
  2004年   1614篇
  2003年   1296篇
  2002年   1189篇
  2001年   912篇
  2000年   743篇
  1999年   684篇
  1998年   557篇
  1997年   481篇
  1996年   388篇
  1995年   332篇
  1994年   282篇
  1993年   247篇
  1992年   214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65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9篇
  1955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算法的相关性变换与划分带个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相关性变换法,划分并映射循环算法到具有固定尺寸的Systolic阵列。下标集合被划分成若干条带,划分带的条数与变换后的Systolic阵列算法的执行时间成正比。指出了Moldovan给出的计算划分带条数的公式有很大局限性,给出了由空间变换计算划分带条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本文详细讨论了通用教材中对MB系统的定义及MB统计分布和各种表述形式,指出MB系统的最主要标记应是“粒子的可分辨性”,提出了讲述MB统计分布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3.
34.
回顾用吴文俊先生提出的消元方法求解带参数的杨—Baxter方程的技巧和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35.
复数,实数及实对称数据下Bruun FFT算法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复数、实数以及实对称数据下研究和实现了Bruun FFT算法。文章分析和评价了各种数据下BruunFFT的运算量和特点,提出了算法的实现结构和方法。最后给了TMS320C30上的运算时间,我们实现的算法比基2FFT速度提高35%。  相似文献   
36.
图的嵌入理论是拓扑图论中一个中心课题.图的最大亏格嵌入的刻画和研究已较完善.但对于强嵌入,这方面的讨论却很少.本文对于平面上的不含不交(指无公共节点)圈的图以及完全图K5,利用构造强最大亏格嵌入的方法,给出了强最大亏格.同时,也给出了完全二部图K3,k(k≥3)的不可定向强最大亏格的一个下界.  相似文献   
37.
以多目标决策理论、组合优化理论以及预测科学技术为依据 ,首先建立了土地功能配置模型 ,帮助规划师对各种不同功能土地的片面布置进行分析 ,从而找到最合理的城市土地布局 ;然后以遗传算法作为优化工具 ,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38.
对铝电解中的阴极反应、阴极过电压、阴极表面的双电层结构等阴极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在+005~-005V(相对于铝阴极)电位区有一个还原电流峰和一个氧化电流峰,它们是Al3++3e→Al和Al-3e→Al3+·与阳极相比,阴极过电压较小,在001~3A/cm2的Taffel区,约为01V·在阴极表面的双电层中,第一层为Ca2+,Mg2+,Li+和Al3+离子,没有Na+离子,这说明,阴极过电压是因为Mg2+,Ca2+等离子形成的电化学双电层阻力所引起,同时也说明别略耶夫猜想基本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9.
通过正则变换 ,用代数法求解了电感耦合电路的量子涨落 ,并指出电感耦合电路不存在量子压缩效应。  相似文献   
40.
沃纳·海森伯是被公认为 2 0世纪最具创新能力的思想家之一 ,他从修改经典分析力学的途径创立了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 ,并提出了著名的“不确定原理”.通过对海森伯在量子力学领域这两项重要发现过程的描述 ,来展示这位伟大思想家敏锐的思维历程和独特的科研风格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