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6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43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220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在乳液体系中,以聚脲为壁材,以界面聚合法制备了包裹辣素同系物--N-香草基壬酰胺的微胶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获得较好包埋率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50℃、乳化值8、乳化转速2000 r/min.红外光谱对照显示囊心与形成壁材的单体间存在键合;吸附等温曲线为标准Ⅰ类曲线,并由此假设微胶囊为紧密堆积形式,以单个扫描速率升温法进行了微胶囊的热降解实验,采用Freeman-Caroll方法与Achar-Brindley-Sharp-Wendworth方法进行了热重数据的处理,求得了动力学参数,回归系数显示这2种处理方法所获得的反应级数一致.  相似文献   
922.
考察了三元铸膜液PVA-PEG-H2O体系在丙酮-水混合凝胶剂、异丙醇(IPA)和四氢呋喃(THF)中的凝胶情况以及凝胶剂对膜微观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三元体系在丙酮中呈现瞬时分相行为,凝胶速率最快;当混合凝胶剂中丙酮的体积分数为0.6时,铸膜液体系出现延时分相迹象;在IPA和THF中呈现延时分相行为,凝胶速率基本相同。膜的微观结构表明:在上述凝胶剂中,PVA膜均形成蜂窝状孔。随着凝胶剂中H2O含量的增加,膜的纯水通量降低。在丙酮中形成的膜通量最高,而在IPA和THF中形成的膜通量很低。  相似文献   
923.
通过二维电泳(2-DE)技术来研究脉冲电场作用后48 h中国红豆杉细胞在蛋白表达上的变化.共进行了3次二维电泳重复实验,经过相关因子分析证实具有较高的重复性.比较对照组和经过脉冲电场处理的实验组的二维电泳图谱,发现有较明显的差异.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和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对其中的部分蛋白进行分析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核糖核酸蛋白粒、醛糖差向异构酶和铁氧还蛋白-NADP(+)还原酶这三个蛋白可能是与脉冲电场诱导相关的蛋白.  相似文献   
924.
环氧/氰酸酯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K issinger法对环氧/氰酸酯体系进行动力学研究,得到了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活化能、反应级数和频率因子。研究表明:加入催化剂后各样品的固化反应活化能都有所降低,其中乙酰丙酮铜可使反应活化能下降30%,催化反应的级数为2;钛酸四正丁酯、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和乙酰丙酮钴也能降低固化反应活化能15%以上,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和乙酰丙酮钴能大幅降低固化反应温度。以钛酸四正丁酯、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催化与不加催化剂的氰酸酯/环氧体系的固化反应级数均为1。钛酸四正丁酯催化氰酸酯与环氧树脂的固化交联反应是一步连续进行的,而以其他催化剂催化和不加催化剂的固化反应是二步交替进行的。  相似文献   
925.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DPC)氧化1,3-丙二醇(PG)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PC和PG均为一级,在保持准一级条件([PG]0[Cu(Ⅲ)]0)下,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着[IO4-]增加而减小,随着[OH-]增大而增大,没有明显盐效应.据此提出了包括配离子和PG形成络合物的前期快速平衡的反应机理,由假设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解释全部实验现象,进一步求得速控步的速率常数k和平衡常数K及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926.
采用平衡液吸附法和KCl溶液解吸法研究了磷酸盐对太湖地区水稻土(黄泥土)Cu2 吸附与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土(包括磷预吸附)对Cu2 吸附均以Freundlich方程拟合最佳。土壤表面吸附磷酸根后,对Cu2 吸附能力显著增加,而Cu2 解吸率显著降低。在外加Cu2 质量浓度相同的条件下,Cu2 吸附量随外加P质量浓度的升高呈波谷形变化。低质量浓度的P(<15mg·L-1)抑制土壤对Cu2 的吸附,而高质量浓度的P促进土壤对Cu2 的吸附。水稻土不同吸磷量条件下次级吸附态Cu2 的解吸结果表明,Cu2 解吸率随P吸附量增加呈峰形变化。低吸附量的P(<250mg·kg-1)促进土壤对Cu2 的解吸,高吸附量的P抑制土壤对Cu2 的解吸。  相似文献   
927.
利用脉冲法研究了间二甲苯在用无机胺合成的HZSM-5沸石上的催化异构化动力学行为.在758~801K温度范围内,载气流量22~60 ml/min,压力0.2~0.3 MPa,反应是表观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119.2 kJ/mol,气相色谱保留体积法测得间二甲苯的吸附热为47.2 kJ/mol,故得到表面反应的活化能为166.4 kJ/mol.  相似文献   
928.
通过凝胶注模工艺,采用非水基凝胶体系,成功地制备铝铜坯体.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脱脂前聚合物完全包裹粉末颗粒,脱脂后金属坯体中聚合物完全脱除.通过反应机理得出聚合物三维网络结构的化学式.采用热分析手段、热重和红外连用系统分析金属坯体的脱脂过程,根据Coats-Redfern方法对非等温热失重率曲线的数据进行动力学研究,建立动力学方程.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聚合物脱脂反应级数为1,活化能在79.86~ 108.63 kJ ·mol-1范围内,指前因子反应指数在106-107min-1,活化能的结果表明反应对温度和动力学比较敏感.脱脂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在240~ 350℃主要是聚合物链段的分解,在350~ 470℃主要是聚合物网状结构的解聚和解交联反应,同时脱脂阶段主要产生CO2、CO、NO2和H2O挥发性气体.  相似文献   
929.
在连续流动的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烟气脱硫实验,该反应宏观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常压、反应温度450~460℃,2~4mm直径催化剂、空时1.54s和氨气相对过量条件下,宏观反应速率对O2以及SO2均为一级,速率方程为r2=8.28×103 p2p1 mol/(L·h)。  相似文献   
930.
Based on non-isothermal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eight Chinese biomass species, a new kinetic model, named as the 損seudo bi-component separate-stage model (PBSM)? is developed in this note to describe the mass loss behavior of biomass thermal decomposition. This model gains an advantage over the commonly used 損seudo single-component overall model (PSOM)?and 損seudo multi-component overall model (PMOM)? By means of integral analysis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new model is suitable to describe the mass loss kinetics of wood and leaf samples under relatively low heating rates (e.g. 10℃/min, used in this 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