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1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在贫困山区,构建产业主导型新农村建设模式,可实现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以临汾市永和县芝河镇为例,在对本镇产业开发建设条件尤其是优势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选择农业产业连片发展作为该镇新农村建设主导模式的合理性,并对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2.
试论健全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之建构与完善关乎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构成“三农”问题的重要内涵。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还严重短缺。在新时期,积极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健全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是时代赋予的责任,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93.
农村普法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构建农村和谐社会遇到了“与民做主”、“以人治村”等人治观念和“片面普法”等消极做法的制约。为了实现党对“人民做主”的追求,实施依法行政、依法治村的方针,纠正“片面普法”造成的消极影响,消除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制约因素,必须增强普法教育针对性,从相关法律抓起,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扩大农民拜众民主参与程度;从法治观念抓起,增强农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从执法源头抓起,充分发挥领导群体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94.
科技情报研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分析了科技情报研究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提出科技情报研究工作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95.
从水土保持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入手,简述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重点介绍了太原市小流域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96.
今年迎来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前,迎来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缕曙光的是农村.三十年后,中国农民再一次凭借着思想的新解放,以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征程上实现着二次创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着力量.解放思想对于新农村建设,不但具有非凡的纪念意义和丰富的社会现实意义,而且还将对新农村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教育、心理、品行、安全等方面状况令人担忧。目前,国内对留守儿童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但对于浙江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研较少。文章对此进行更深入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为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做出科学决策和纳入实施体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8.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统计学方法对河南省固始县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培训班学员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从理清课程设置与主讲教师和学员之间的关系、分析小学数学教师的现状、关注成人学习的特点、确定培训课程内容、改革培训教学方式、注重培训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和实践,以便为进一步推动培训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
阐述了加强村居文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性,提出了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村居文化建设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
读书活动被誉为"社会大学"的基础性工程。在读书中提高农民素质、普及科学知识以及增加农民财富,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