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50篇
教育与普及   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05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充分考虑温度载荷、机械载荷、硬质涂层膨胀锥硬度、套管硬度对膨胀锥与套管之间屈服挤毁压强影响的基础上,根据分形理论和接触力学推导出膨胀锥与套管之间屈服挤毁压强的计算公式.数值分析表明:膨胀锥与套管之间的屈服挤毁压强随最终温度、分形粗糙度、线膨胀系数、硬质涂层膨胀锥布氏硬度、中间主应力系数、套管壁厚的增大而增大;当分形维数从1增大时,膨胀锥与套管之间的屈服挤毁压强随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小;当分形维数增大到接近于2时,膨胀锥与套管之间的屈服挤毁压强随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拉压强度比的增大,膨胀锥与套管之间的屈服挤毁压强减小.屈服挤毁压强的计算值与试验测试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8.9253%~-0.9901%.  相似文献   
2.
管道输送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运输手段,但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的管道设计与施工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文章介绍了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基处理的几种方法以及灰土及砂垫层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地下开采的影响,黄土覆盖层变形裂缝规律,提出以开采方法和工艺方式来控制或减弱地表变形裂缝破坏程度,并在保护地表建筑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回收“三下”呆滞煤炭  相似文献   
4.
冲击式压路机是近年来在路基施工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压实机具,它具有压实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笔者曾参与青海省西湟一级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掌握了大量详实可靠的冲击压实的实验数据。本文以这些数据为依托,分析了冲击压实技术在处理黄土地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黄土滑坡演变过程的分析、滑带土体流变性质及演变过程的讨论,论述了流变力学原理在黄土滑坡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探讨了流变力学在黄土滑坡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6.
7.
黄土滑坡形变分析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黄土滑坡的变形特征和演化规律,利用滑体总形变量与滑坡演变过程形变量之间的逼近关系,建立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滑坡预报数学模型,其效果良好,为黄土滑坡时间预报由定性分析向定量评价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明 《山西科技》2007,(5):125-126
文章介绍了黄土湿陷性试验的两种试验方法,对黄土湿陷机理作了简要分析,并对双线法的误差及其修正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塌陷湖的实地勘查,运用水均衡原理,计算出该湖可供开采的水资源,认为该塌陷湖可作为淮北市供水后备水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0.
The Matuyama/Brunhes polarity boundary (MBPB) is recorded in Chinese loess L8,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glacial period. It is proved that loess L8 is capable of recording earth’s secular variation, and the lock-in depth in Chinese loess is no more than that of marine sediments. Comparison with the location of MBPB in Chinese loess and marine sediments, 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re is a recording phase lag between ocean and continent climate chan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