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0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4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FT-IR谱对四种1,3-二苯基-4-酰基-5-吡唑酮的部分结构问题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吡唑环4-位酰基上取代基的改变,对羰基影响较为明显,该类化合物以互变异构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化学共沉法制备了纳米尺度的钴铁氧体粉料,并在1260~1340℃温度下进行了退火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钴高含量(x≥0.7)时样品形成了单一的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钴铁氧体,而钴含量x<0.7时样品生成了尖晶石结构的钴铁氧体相和α-Fe2O3相;CoxFe3-xO4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随x的增加呈现出了先增后减的趋势,在x=0.8时出现峰值;在x=0.5~0.8范围内,矫顽力Hc随钴含量的增加有所下降,随后迅速增加,在x=1.0附近能同时得到较大的σS和Hc值.  相似文献   
13.
含朱砂中成药中锌、镉、钴、镍的薄层扫描色谱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金属螯合物-薄层扫描色谱技术,研究建立了中药中锌、镉、钴、镍测定的新方法.本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应用于含朱砂中成药牛黄清心片、天王补心九中锌、镉、钴、镍的可溶态、有机态、无机态含量及总量的测定.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相吻合.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3%、103.5%、104.5%、98,65.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聚四氨基酞菁钴修饰电极(p-CoTAPc/GC)催化氧还原反应的性质,用电聚合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p-p-CoTAPc/GC,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其对氧还原催化的性质,结果表明:氧气的浓度及扫速对催化存在影响,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催化反应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5.
催化动力学测定痕量钴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钴的进展情况。对催化显色动力学光度法、催化褪色动力学光度法、催化荧光光度法、阻抑动力学光度法、催化化学发光光度法等几个类别,从反应介质、灵敏度、线性范围等方面介绍了对不同反应体系的研究情况,并对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钴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6.
用 P( OEt) 3和 PPh3分别与 Co6(μ6-P) (μ,η2 -SCH2 CH2 CH2 S) (μ-PSCH2 CH2 CH2 S)( CO) 12 进行取代反应 ,首次得到 4个一取代和 1个二取代含半填隙磷原子配体六核钴羰基簇合物的取代衍生物 ,化学式如下 :Co6( μ6-P) ( μ,η2 -SCH2 CH2 CH2 S) ( μ-PSCH2 CH2 CH2 S)( CO) 11〔P( OEt) 3〕 ( a 和 b,同分异构体 ) ,Co6( μ6-P) ( μ,η2 -SCH2 CH2 CH2 S) ( μ-PSCH2 CH2 CH2 S) (μ-CO) ( CO) 9〔P( OEt) 3〕2 ( ) ,Co6(μ6-P) (μ,η2 -SCH2 CH2 CH2 S) (μ-PSCH2 CH2 CH2 S) ( CO) 11( PPh3) ( a) ,Co6( μ6-P) ( μ,η2 -SCH2 CH2 CH2 S) ( μ-PSCH2 CH2 CH2 S) ( μ-CO) ( CO) 10 ( PPh3) ( b) .对 5个合成的簇合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 ,IR( νco)、1HNMR、31PNMR和 MS谱学表征 ,发现 a和 b, a和 b 是一取代的同分异构体 ,P( OEt) 3和 PPh3可能取代母体钴簇合物基底不同钴原子上的一个 CO. 是二取代产物 ,两个P( OEt) 3分子可能各取代母体钴簇合物在顶端的两个钴原子上的一个 CO.  相似文献   
17.
18.
在氨-氯化铵水溶液中,以氯化钴(Ⅱ),HBG(邻羟基苄基氮乙酸)为原料,经配位取代、氧化反应得到了Co(Ⅲ)的配合物,即氯化二[二邻羟基苄基氨乙酸合钴(Ⅲ)酸]·六氨合钴(Ⅲ)·七水盐,其分子式为[Co(NH_3)_6]·[Co(OC_6H_4CH_2NHCH_2COO)_2]_2,·Cl·7H_2O。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磁性、热谱测定,红外及紫外可见光谱的表征。培养得到了单晶,并用X射线分析测定它的晶体结构,其中配位阴离子CoL_2~-的配位环境是一个微变形的八面体。  相似文献   
19.
用钴60的γ射线辐照然后再加热的方法处理了一些天然水晶样品,对颜色和透射光谱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实验观察.天然水晶和实验得到的墨晶样品的颜色和透射光谱的各种变化,与辐照剂量、热处理条件和水晶产地有关;某些晶片上还呈现有深色的条纹,可以把晶体内部的微裂纹与生长带显示出来.对以上现象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新试剂DMTAA与钴(Ⅱ)的显色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pH6.8~8.0范围内,DMTAA与钴(Ⅱ)形成2∶1的隐定紫红色配台物,加入适量强酸,可使其转化为青篮色配合物,对比度和灵敏度提高。在0.9~3.5mol.L~(-1)HCIO_4溶液中,配合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4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5×10~5 L·mol~(-1)·cm~(-1)。钴含量在0~12μg/25ml 范围内,吸光度遵守比尔定律。应用本法对几种合成样品中微量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