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2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88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60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408篇
综合类   2602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mgfp4在水稻愈伤组织中的瞬时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基因枪方法将适用于高等植物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mgfp4转化到水稻愈伤组织之中,获得高效瞬时表达,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强烈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mGFP4生色团形成迅速,转化4h后就能观察到绿色荧光,并且持续时间较长,2d后才基本消退。  相似文献   
992.
The AD7c-NTP gene is over-expressed in brain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D), and increased levels of the corresponding protein are detectable in cortical neurons, brain tissue extracts,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urine beginning early in the course of AD neurodegenera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utilized a novel method to transfect post-mitotic primary neuronal cell cultures, and demonstrated that over-expression of the AD7c-NTP gene causes cell death and neuritic sprouting, two prominent abnormalities associated with AD. These results provide further evidence that aberrantly increas-ed AD7c-NTP expression may have a role in AD-type neurodegeneration. In addition, we demonstrate that primary post-mitotic neurons can be efficiently transfected with conventional recombinant plasmid DNA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gene over-expression in relevant in vitro models. Received 31 January 2001;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31 March 2001; accepted 4 April 2001  相似文献   
993.
成年比格犬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氮平衡试验研究成年比格犬对多种蛋白原料配合日粮中蛋白质和可消化蛋白质需要量。结果为食入氮对保留氮的回归关系为Y1 =4.2 9+1.35X1 ;可消化氮对保留氮的回归关系为Y2 =2 .12 +0 .89X2 。当X1 =0时 ,Y1 =4.2 9,即成年犬每天总氮需要量为 4 2 9g ,蛋白质需要量为 2 6 81g d。当X2 =0时 ,Y2 =2 .12 ,即成年犬每天可消化氮需要量为 2 12g d ,可消化蛋白质需要量为 13 2 5g d。  相似文献   
994.
本文通过试验证明,水解时间影响水解度和蛋白回收率.进一步从凝胶色谱分析中可以看出,肽分子的分布是连续的。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水解程度提高,小肽分子的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995.
He—Ne激光对小麦RNA及可溶性蛋白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功率密度和辐照时间的He-Ne激光处理小麦萌动种子,研究了其早期的生物学效应,结果显示:一定剂量的He-Ne激光照能促进小麦的萌发,并使其中的可溶性蛋白合成及RNA含量增加,在辐照剂量相同条件下,以不同功率密度与辐照时间进行处理所产生的生物效应不同,其中功率密度的影响辐照时间大,He-Ne激光的最佳辐照功率密度为319mW/cm^2,最佳辐照时间为2min。  相似文献   
996.
热激对温敏不育水稻花粉育性与花药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在热激(38℃)条件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药蛋白质组分与其可育条件(22℃)下的相比较,表现出明显差异:在相对分子量大于97.4ku,97.4ku-14.4ku及小于14.4ku三个区域内共新增加了3条蛋白质带,在相对分子量为97.4ku-14.4ku范围内有7条蛋白质带明显加强。在热激激(38℃)处理后,与湘晚籼2号相比较,培矮64S亦表现出了6条蛋白质带的变化:即在相对分子量大于97.4ku和小于14.4ku两区域内共新增加了3条带,而在相对分子量为97.4ku-14.4ku之间则缺失了3条带;但培矮64S在可充分温度(22℃)下的蛋白质组分扫描图谱则与湘晚籼2号在可育的38℃下蛋白质组分扫描图谱基本一致。因此培矮64S在不育温度(38℃)条件下所引起的花药蛋白质组分的变化可能会使某些酶系统发生改变,以致花粉的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不能很好地进行,最终导致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997.
利用米曲霉、黑曲霉和酵母组成的三菌发酵体系对啤酒糟进行高蛋白菌体饲料化生物转化.方法为以预处理过的酒糟粉为主要培养基,添加少许辅料,接种上述三种菌种进行固态发酵.该方法的培养周期为6d,所得酒精菌体蛋白饲料的粗蛋白含量高达35.9%,糖化酶活力达7564.1u/g,演粉酶活力达4824.4.  相似文献   
998.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化大岩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 ,用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二元双价表达载体pBINm -gfp5 -ER转化大岩桐 ,并得到卡那霉素 (Kanamycin ,Kan)抗性再生植株 .对其进行初步PCR检测 ,结果表明 ,K2 0 0 (含Kan 2 0 0mg/L)培养基上的绿苗中有 3株PCR结果呈阳性 .对PCR阳性的植株进行了点杂交分析 ,均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信号 ,这说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转入到大岩桐基因组中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基因大岩桐 ,发现部分花、叶细胞均发出一定强度的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999.
用1mg.mL^-1的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简称Me-Ja)处理4叶期烟草(Nicotiana talacumL.)幼苗,然后接种黄瓜花叶病毒(Cucumlez mosaic virus,CMV),一定时间后分析可溶性、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Me-Ja处理降低了3个品种幼苗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但Me-Ja处理后接种CMV对3个品种烟草幼苗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不一致,有的降低,有的升高,因此蛋白质、氨基酸和还原糖与抗病性的关系可能不密切。  相似文献   
1000.
雷帕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药,它在细胞外的受体为FK506结合蛋白FKBP-12,胞浆内的激酶mTOR是雷帕霉素已知的主要靶体,它是mRNA翻译的启动调控因子,Kipl是一种周期素依赖性激酶的抑制剂,能降低活化的T细胞内G1期的周期素与其依赖性激酶复合物的水平,mTOR对p70 s6k的活性,真核启努因子4E依赖性蛋白合成及Kip1的下调所需调节信号具有诱变作用,它与FKBP12与雷帕霉素复合物的相互作用干扰了它的功能,雷帕霉素因素阻断了Kipl的下调而将细胞阻滞于G1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