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65篇
丛书文集   70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1750篇
自然研究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81.
根据样带样方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出现的相对频率,用植物生态学的物种关联和β_w多样性指数研究万县市郊区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近郊至远中郊呈现规律性变化,如耕地、林地、村庄出现的相对频率由小变大;近30年来耕地和林地减少,城镇工矿用地增加,并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存在着联系或排斥的复杂关系;土地利用多样性以中郊最大,向近郊和远中郊变小,并且近30年来都向多样性增大的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82.
本文阐明建立刀具角度参考系所遵循的原则.并对刀具标往角度参考系进行分析与比较,根据各自特点,确定使用场合.为确定角度变换中的复杂相互关系,而采用了既简明又便于记忆的二面角正切(余切)圆矢量图法来表示垂直于基面的不同参考系的角度变换.  相似文献   
83.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利用2000,20003年航空影像解译数据,分析了浦东新区河网变化及其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变的数量特征,对河网缩减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3年浦东新区河网水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水域面积减少和河网密度的快速降低,纵横交错干支流组成的"网"状水系变成了仅由干流组成的"口"状水系;城镇扩展的同时缺乏对河网水系有效保护机制是河网缩减的直接原因,河网水系的缩减速度与建设用地变化速率之间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建设用地尤其是交通用地的增加、开发区崛起、人口的大量迁入等在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同时,对河网缩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4.
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构建了一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特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5.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认为特定的土地利用模式会导致某种相应的城市交通模式,而交通建设带来的可达性提高扣外部性利益又引导着土地利用的方向;可达性、出行成本、地租等都是影响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同时,二者的协调发展还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及规划等外部因素来保障.  相似文献   
86.
举例分析了《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的优点:新词收录的精挑细选;突出词典的学习功用;全新语法代码清晰实用;体现了丰富的搭配信息。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使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7.
利用由1985、2000年两期TM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图,分析了福建省福清市和建阳市1985—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两地共同变化趋势是建设用地、林地增加,草地、水域减少;两地差异在于福清的耕地减少,建阳反之.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的定量分析表明:福清土地综合利用程度高于建阳,两地土地利用系统均处于发展期.导致两地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的主要条件有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及政府决策等因素.  相似文献   
88.
长江铜陵段老洲水域鱼类资源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长江铜陵段老洲水域中的鱼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该水域中鱼类共计36种,隶属于8目15科和30属;这些鱼类可分为淡水、洄游和河口3个生态类群,其中以淡水类群为优势类群.自上世纪中后期以来,长江铜陵段老洲水域中的鱼类组成及资源发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动,主要特点为鱼类的目数和种数减少、珍稀鱼类的濒危甚至灭绝、渔获物的低龄化和小型化.本文从不科学捕捞、环境污染、栖息地丧失和生物入侵四个方面总结了造成该水域中鱼类组成及资源变动的主要原因,并为长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建议性措施.  相似文献   
89.
MAXIMUM LIGHT USE EFFICIENCY(ΕMAX)IS THE USE RATE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BY VEGETATION IN AN IDEAL CONDITION WITHOUT ANY CONSTRAINTS.IT IS A PHYSIOLOGICAL ATTRIBUTE OF PLANT ITSELF.THE VALUE OFΕMAX IS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1―5].IT IS A KEY PARAMETER FOR THE ESTIM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DRIVEN WITH REMOTE SENSING DATA.THERE…  相似文献   
90.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land use on soil physics and nutrients properties of the debris flow bottomland, a case study at Daqing gully (in Xiaojiang Basin, Yunnan) was conducted in 2004. Soil samples were taken at depth of 0-10,10-20,20-40,40-60,60-80 cm under three land use patterns crop bottomland (CL), forest bottomland (FL), and barren bottomland(B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veloping bottomland to CL promoted soil toaccumulate total phosphorus (TP) and available phosphorus (AP), pH value transferred from neutral to alkalescency, and organic matte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urthermore, the contents of total nitrogen (TN) and available nitrogen (AN) in CL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FL and BL because the growth of crops consumed more nutrients in soil.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TP, AP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AK) in soil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partic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