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6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6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关于动态电子光学时间像差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直接积分法(DIM)研究动态电子光学成像系统时间像差的理论.以阴极面逸出的某一轴向电子初能为εz1(0≤εz1≤ε0max)的近轴电子轨迹为比较基准,给出时间像差的新定义,导出了动态电子光学成像系统时间像差系数的积分表达式.利用静电聚焦同心球系统理想模型的解析解检验了直接积分法(DIM)与τ变分法求解成像系统时间像差系数的表达式,并证明了两者的正确性与等价性.与τ变分法比较,直接积分法(DIM)给出的二级几何时间像差系数以积分形式表示,计算更简便,更适于成像系统的实际计算与设计.同时还从方法论的角度阐述了研究动态电子光学时间像差理论的体会.  相似文献   
22.
以豌豆根尖细胞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洗手液在不同处理时间对豌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洗手液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畸变率升高.并出现了染色体桥、微核、不等分裂等多种分裂异常类型.说明洗手液对豌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3.
染色体位置对酵母SUC2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FLP-FRT位点特异性DNA切离和DNA定点整合技术,将酵母蔗糖酶基因整合到酿酒酵母染色体不同位置上,测定了SUC2基因表达情况,从而对酵母染色体位置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4.
纯化高迁移组染色体蛋白-17(HMG-17),建立检测抗HMG-17自身抗体的ELISA方法,探讨抗HMG-17抗体与临床疾病的关系。用水煮沸法提取,甲酸-吡啶缓冲液酸化和SephadexG-150凝胶过滤技术,自小牛胸腺组织中分离HMG-17,用此纯化物包被,方阵滴定,建立测定抗HMG-17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核和临床标本检测。纯化的HMG-17抗原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呈现一条分子量约9200的蛋白带;建立的ELISA方法批内平均变异系数(CV)为5.8%,批间CV值为9.6%,ELISA抑制试验最高抑制率达87.2%;临床检测结果表明,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和干燥综合征(SS)患者中分别有17.4%~37.3%的抗HMG-17抗体的阳性检出率(P<0.01或P<0.05),而在其他自身免疫病和内科疾病者中,抗HMG-17抗体均为低水平。抗HMG-17抗体ELISA测定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便于常规检测,该类抗体的存在似与某些自身免疫病(尤其是SLE)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25.
计算机辅助的瑞奇-康芒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计算机光线追迹模拟瑞奇-康芒(Ritchey-Common)检验,找出被检平面镜面形误差与检验系统波象差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一组影响函数。根据分别在两个不同瑞奇角下求得的影响函数和测出的系统波象差,通过最小二乘法求解一组过定线性方程,即可求得被检平面镜的面形误差。文中给出了一块直径为1m的高精度平面镜的检测实例。  相似文献   
26.
中国小稻蝗种内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分布的小稻蝗 Oxya hyla intricata(Stal)不同种群进行了染色体 C带核型研究 ,并对部分种群线粒体 DNA Cyt b基因部分片段进行了分析 ,从而探讨该物种不同种群细胞与分子水平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 :作为一个物种 ,小稻蝗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具有一些共同特点 ,例如从染色体核型和 C带带型指标来看 ,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性别决定机制一致 ,染色体分组形式也基本相同 ;从 Cyt b基因序列来看 ,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核苷酸变异范围较小 ,其编码的氨基酸没有变异 ,显示了该物种种群之间密切的关系及其同源性。但种群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从染色体 C带核型来看 ,分布于四川和云南的种群染色体 C带带型表现为少端带类型 ,即大部分染色体均缺乏端带 ,而分布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如福建、浙江、江西的种群则有大量的端带存在 ;从线粒体 DNA Cyt b基因部分片段构建的 NJ系统树来看 ,东部沿海地区的种群相对来讲聚为一支 ,而四川种群分布为另一支。由此看来 ,我国小稻蝗应分为两个染色体族 (Chromosomal group) ,即端带类和少端带类 ,其中端带类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而少端带类则只分布于我国西南的部分地区。线粒体 DNA Cytb基因的分析也部分地证明了上述染色体带型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27.
The possible promoting effect of streptozotocin (STZ; 65 mg/kg body weight, intraperitoneal)-induced diabetes during 2-acetylaminofluorene (2-AAF; 0.04% in basal diet)-initiated hepatocarcinogenesis and modulatory effect of 1α,25-dihydroxyvitamin D3 (VD3; 0.3 μg/0.1 ml in propylene glycol, per os) were investigated by monitoring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CAs), DNA strand breaks and specific DNA adducts in rat liver. VD3 treatment (twice a week) was started 4 weeks before the 2-AAF regimen and continued throughout the study. Aberrant metaphase chromosomes were counted from the regenerating hepatocytes 15, 30 or 45 weeks after STZ injection, while DNA strand break and adduct assays were performed 45 days post-STZ treatment. Dietary exposure to 2-AAF elicited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CAs and elevated the extent of DNA strand breaks and formation of N-(deoxyguanosin-8-yl)-2-aminofluorene. A promoting effect of STZ was evident from CAs coupled with DNA strand break analysis. VD3 treatment substantially reducted 2-AAF+STZ-induced CAs as well as DNA strand breaks and adducts. Thus, VD3 appears to be effective in suppressing liver-specific early chromosomal as well as DNA damage during the process of rat hepatocarcinogenesis initiated with 2-AAF and promoted by STZ contributing to its promise as a cancer chemotherapeutic agent. Received 27 April 2001; accepted 22 May 2001  相似文献   
28.
除草剂农达对黄鳝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红细胞微核、核异常及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的方法,研究除草剂农达对黄鳝细胞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农达能引起红细胞核异常率的上升,部分组和对照组差异显,但不能明显地诱发红细胞产生微核;农达能明显地诱发黄鳝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率上升,和对照组差异显或极显。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农达作用30h,对黄鳝具有明显的遗传学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9.
30.
经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小鼠骨髓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分析,以及致哺乳动物的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发生试验,研究了不同性质的生化灭鼠剂对人和小鼠体细胞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无论生化灭鼠剂是否具生理毒性,对人和小白鼠体细胞均不具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