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系统科学   58篇
丛书文集   47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576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针对虚拟综采工作面难以构建实时动态煤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采煤机行走轨迹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建立了初始三维地质模型和动态三维地质模型,并提取了目标煤层的轨迹曲线,为采煤机提供了目标截割路径;基于当前工作面采煤机的实际截割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三种采煤机截割方案,分别是采煤机记忆截割、人工干预的采煤机记忆截割和采煤机自主截割;建立了真实的虚拟综采工作面,构建了三种方案的实际煤层形态,并进行了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煤机自主截割方案构建的实际煤层的总体平均误差为15.73mm,能够实现较小的割岩量和较高的回采效率.  相似文献   
992.
一种快速的零空间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零空间算法的运行效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的零空间算法(FINBSA).FINBSA不需要进行特征值分解或奇异值分解,而只需一次正交三角(QR)分解就可以求得最佳投影矩阵,使得FINBSA的算法复杂度比现有的零空间算法要低.在PIE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FINBSA的识别率与现有的零空间算法相同,但是远比现有的零空间算法要高效,尤其是在训练样本数较多时,FINBSA的运行时间比现有零空间算法节省了100%以上.  相似文献   
993.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普适人脸识别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式识别领域,变量间的高阶统计关系开始受到更多关注.但目前许多人脸识别系统一方面依赖二阶统计关系,另一方面又需先采用主分量分析技术对样本进行降维.主分量分析技术自身却对二阶统计关系敏感,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对高阶统计关系敏感的算法作后续处理.为此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普适人脸识别系统,并与传统的基于Fisher线性判别规则的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讨论在光照方向大幅度变化和人脸图像不完整情况下两种系统性能的优劣.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证实,在这两种情况下,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普适人脸识别系统的性能优于传统的基于Fisher线性判别规则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994.
图像获取过程中,由于成像距离、成像设备分辨率等因素的限制,成像系统难以无失真地获取原始场景中的信息,产生变形、模糊、降采样和噪声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下降质图像的复原问题,提出了适用于低分辨率,低先验知识情况下的人脸复原方法,通过基于图像相似性的期望块log相似性EPLL (expected patch log likelihood)框架来构建人脸复原效果的失真函数,利用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补全式生成过程来复原图像。所提算法在加噪率50%以及更高情况下可以保持较好的人脸图像轮廓与视觉特点,在复原加噪20%的降质图像时,相比传统的基于图像块相似性的算法,本文算法复原结果的统计特征峰值信噪比PSNR (peak signal-noise ratio)与结构相似度SSIM (structural similarity)值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95.
针对众多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技术在追求提高人脸识别率上,忽视了网络模型输入参数,导致模型输入参数多、训练时间长和无法在内存小的硬件上运行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Squeeze Net的人脸识别模型。改进的Squeeze Net模型保留了原网络模型中的小卷积核去提取图片特征,还采用首尾池化层分别引入对应的后续卷积层进行特征融合,提取细微的人脸纹理特征来稳定模型收敛性,防止小的卷积核在复杂的人脸训练集上产生过拟合。针对分类函数Softmax的改进,采用L2范数约束的方法,将最后一层的特征约束在一个球面内,减少相同特征间距,提高网络收敛能力。通过两种改进后的Squeeze Net模型在与其他的先进模型对比,在不降低人脸识别准确率的前提下,具有输入参数少、模型易于收敛和能够运行在内存小的硬件设备的优势。结果在CASIA-WebFace和ORL人脸库上得到了有效性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96.
钱营孜煤矿首采面应力分布特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分布特征,以及塑性区、围岩位移分布规律和采动影响下煤层底板的破坏规律,应用UDEC软件对钱营孜煤矿3212综采工作面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推进190 m,前方支承压力基本维持不变,应力集中系数为2.4左右,超前影响范围为35 m左右,底板岩层破坏的程度和深度在几个开采周期中保持一致.这些结果与现场矿山压力观测结果基本吻合,为巷道超前支护、加强支护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依据,也可以为相似条件下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及支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7.
针对人脸中不同部位对检索和识别的区分力度的影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重要区域重采样的人脸检索方法.该方法不仅继承了图像分块后的特征提取保留局部信息的优点,而且只需对人脸中最重要的部位进行重采样,即以一定采样步长移动采样小块,密集采集重要区域,并以指定距离交叠其他小块,从而避免了均匀分块对重要区域划分不当而丧失判别力的问题,进而降低了识别复杂度,提高了识别的抗干扰能力.在人脸检索中,所提方法实现了重要区域的加权处理,与现有均匀分块方法相比,在计算复杂度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人脸的识别能力.大量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超分辨率算法存在的字典尺寸大、训练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位置字典对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由于同一位置的人脸图像块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内容,更有可能用相同的字典原子进行线性组合表示,因此把训练人脸图像按位置分块,首先为每个位置训练一个位置字典对,利用获得的多个位置字典对,对低分辨率测试人脸图像进行基本重建,然后应用残差补偿方法对位置块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由所提方法重建的人脸图像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与应用原始图像块进行稀疏表示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相比,平均图像结构相似度指标值提高了0.082,同时字典训练时间缩短了约5倍.  相似文献   
999.
直齿剐齿刀结构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剐齿发展的迫切需求,提出一种直齿剐齿刀结构及其参数计算的方法.首先简述了剐齿原理,进而提出直齿剐齿刀前、后刀面的结构形式.在明确刀具结构形式基础上,给出刀具参数及计算方法,并且推导出刀具的齿形误差.采用上述方法设计制造刀具,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数控剐齿机床进行实际加工,经Gleason Metrology Systems检测,工件齿形精度达7级,表明上述刀具设计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000.
李国友 《科技信息》2012,(29):409-410
本文介绍了刘庄煤矿171303综采工作面通过采取避开硬度较大的顶板,从岩性相时较软的底板中强行穿越的方法,成功穿越了落差17m的F18正断层,减少了打眼放炮的工作量及因爆破对设备造成的损伤,加快了推进速度,成功安全回采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