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系统科学   58篇
丛书文集   47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576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通过对三种典型洞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给出了与以往认识不同的几个概念,并为在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时,适当地作二维简化给出了一个较合理的范围。另一方面,为在平面有限元分析和反分析中考虑空间效应、确定释放荷载系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2.
本文根据Reissuer理论、用功的互等定理法。求解了在均布横向载荷作用下弹性中厚板的弯曲问题.应用本法只需求解一个简单积分方程.就可得到挠曲面方程的精确解.计算表明.这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研究一种避免普通麻花钻缺点的新型钻头。新型钻头有3条主刀刃、3条芯刃,一个钻尖和3条排屑槽。给出了这种新型钻头前刀面、后刀面的数学模型及刃磨方法,并据此制造了2把样钻。  相似文献   
74.
本文在对综采工作面进行大量观测的基础上建立了动态模拟模型;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故障分析,寻找系统薄弱环节,预测某些薄弱环节改造后综采面可能达到的产量。  相似文献   
75.
 提出了1种基于PCA(主成分分析)的贝叶斯判别器用于检测灰度面部图像.为检测面部图像,首先用PCA减低训练图像的维数以为判别器提供教好的图像描述.训练图像包括面部图像和非面部图像并给出正确标识,用EM算法学习图像的特征向量.在构建好学习模型后,用贝叶斯后验概率检测未知样本.模型参数估计和判别原则都是基于最大似然度.在估计了概率密度函数后,贝叶斯判别器可产生最小的误差,为分类的教优准则.本方法用2356副面部图像和3780非面部图像作为学习样本,学习过程获取面部图像与非面部图像的差异而构建判别模型.训练图像包括不同位置,不同表情,不同亮度条件的同一对象图像.训练模型用于检测205副面部图像,实验结果在文章第4部分给出.  相似文献   
76.
机器学习与人脸识别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机器学习与人脸识别的基本含义和主要方法进行了概述.提出融合人脸的多种生物特征,改进现有的机器学习算法,并进一步推进机器学习方法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将十分有利于人脸识别精度的改善和人脸识别速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7.
柳杨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Z1):400-403
三维人脸识别与二维人脸识别相比,由于其不受视角、光照、姿势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综述主要是对目前已有的三维人脸识别算法,并且指出了目前三维人脸识别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8.
虚拟综采工作面场景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虚拟场景建模是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虚拟综采工作面场景复杂,模型众多,建模工程巨大。在简化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实例技术、单元分割和雾化技术建立几何建模,并进一步举例说明物理建模和运动建模的过程。在虚拟场景开发中利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VisualC 6.0及三维图形标准库OpenGL,构造了各种模型,最终建立了虚拟综采工作面系统,实现了场景漫游和交互的功能。  相似文献   
79.
分析了在黔北山区31个样地中6个立地因子对撑绿竹平均胸径、平均竹高及丛平均株数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拔、小地形部位、土层厚度及坡度对撑绿竹生长的影响较大,存在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而不同坡向和土壤类型对撑绿竹的生长则没有显著差异;(2)造林地应选择在海拔700 m以下(尤其是高产竹林),700~800 m则选择背风的山冲山洼,800 m以上不适应撑绿竹生长;(3)小地形部位的坡上部(山脊)不太适应于撑绿竹生长而不宜栽种,其余河滩、山冲(山洼)、坡下部及坡中部等均可栽种撑绿竹;(4)土层厚度中的薄层土(<40 cm)不太适应于撑绿竹生长,造林地应选择在中、厚层土壤上,最好是厚层土;(5)紫色土和石灰土、阳坡和阴坡均适应于撑绿竹的生长,但紫色土、阳坡生长的撑绿竹相对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80.
论述了成庄矿综放工作面设备改造,包括伸缩机尾改造、顺槽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和顺槽皮带机的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