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99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利用不同含S改性剂对天然硅酸盐矿物材料进行改性,制备了不同种类的有机、无机S改性吸附剂.用固定床反应器在模拟烟气条件下研究了几种改性吸附剂对单质汞的脱除能力.结果表明:单质S改性膨润土在70℃能脱除70%以上的汞,温度升高有利于汞脱除率的提高,但会减少吸附剂有效脱汞的持续时间;半胱氨酸改性凹凸棒石能脱除60%的单质汞,...  相似文献   
62.
合成了茜素红S树脂,并将其用于分离富集地质样品中的铑、铱.实验表明,富集铑、铱的上柱酸度为pH2.0,回收率分别为99.2%和98.3%,用3%硫脲可以将其定量洗脱.用极谱法测定,标样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63.
胺腙基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它能吸附大量的重金属离子,这种新的吸附材料能使用在去除废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64.
本文通过实验证明,在一般条件下,活泼的酚盐与弱的亲电试剂能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相应的酚羧酸,得动力学控制产物,产率为50%  相似文献   
65.
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漆酚钛螯合高聚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漆酚钛螯合高聚物热分解过程是一级反应。用Ozawa(I)法和Reich法求得的热分解反应平均活化能分别为39.11kcal/mol和39.89kcal/mol。  相似文献   
66.
高分子螯合树脂吸附动力学参数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验研究了同种高分子螯合树脂对溶液中不同金属离子吸附和不同树脂对同种金属离子吸附的动力学曲线,得到吸附动力学方程的微分形式与积分形式;研究了温度对吸附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吸附速率的影响符合Arrhenius经验公式.为吸附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利用制革行业回收的植物鞣剂与一定量的甲醛在温度为45-60℃的范围内所形成的聚合物,经在120℃下烘制成多孔的金属离子吸附剂,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吸附过程符合弗里恩得里奇吸附等温式q=3.45C^0.2541。吸附饱和后,用浓度较高的盐酸或硫酸洗脱再生,吸附效果并无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68.
本文在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中试试验装置上,进行了烟气脱硫机理研究。本文机理适用于脱硫剂浆液雾化、大量脱硫灰循环情况下的烟气脱硫。中试试验中,以Ca(OH)2、Cao、Caco3为脱硫剂,在Ca/S=1.0-2.5,AAST=2-20℃的条件下测试了其脱硫性能及干燥性能。试验表明,Ca(oH)2、Cao、Caco3的脱硫性能依次降低,其脱硫效率分别相差约5%、35%。三种脱硫剂的脱硫效率随Ca/S的增加以及AAST的减小而增加。浆液滴的干燥时间为1.0-2.0秒。二氧化硫的脱除主要是在液滴干燥之前完成的。  相似文献   
69.
一种新型高温煤气脱氯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价廉易得的天然矿物及碱为化学活性组分,制得一种新型高温煤气脱氯剂GH1,该脱氯剂在650℃高温,空速2500h^-1和进口HCl气体体积浓度1500mg/m^3-2000mg/m^3条件下的穿透氯容量达到37.2%,同时机械强度合格,实验还考虑了主要成分配比,空速和温度对脱氯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有关机理。  相似文献   
70.
制备了5′端共价连接EDTA的寡聚核苷酸与生命金属的螯合物ODN-5′-EDTAM(n+),其中M(n+)为Fe(Ⅱ),Co(Ⅱ)或Cu(Ⅱ);分析、计算了这3个螯合物形成的最佳pH值范围,ODN-EDTAFe(Ⅱ)为pH5.8~8.6,ODN-EDTACo(Ⅱ)为PH4.6~8.1,ODN-EDTACu(Ⅱ)为pH3.4~5.7;在此条件下,剪切反应必须的Mg2+并不与Fe(Ⅱ),Co(Ⅱ)或Cu(Ⅱ)竞争EDTA,也不会形成沉淀;讨论了ODN-EDTAM(n+)切割DNA双链的反应机理:修饰寡核苷酸通过氢键在DNA双链的大沟结合形成三链体,在O2和还原剂DTT作用下,Fe作为催化剂,产生羟基自由基,氧化糖环,切割EDTAFe(Ⅱ)附近的DNA双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