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6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90篇
系统科学   31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2336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设计了一套适合制造小孔径泡沫铝合金的渗铸装置,并且生产出了泡沫铝试样.确定了铸型的结构形式和压头与压空间的间隙值,以及铸型所用的涂料,并确定了铸型的最小壁厚.分析了铸型在压渗时存在的应力,指出模具所受切向压力是引起模具破坏的主要力,适当增加壁厚可保证模具在压渗铝合金时不被胀形和弯曲.探讨了食盐粒子的预处理工艺.散状粒子的预处理工艺是将食盐粒子加热至450℃,并保温90~120min.  相似文献   
42.
论述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金相分析方面的发展,提出了适用于金相分析的图像处理方法,研制了铸造合金金相分析的图像处理系统,并对球墨铸铁的图片进行了图像处理及识别.  相似文献   
43.
电磁复合铸造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磁复合铸造新工艺曹志强金俊泽(大连理工大学铸造工程研究中心116024)关键词:电磁成型;复合材料;连续铸造分类号:TG249.7由于电磁搅拌技术不和液态金属接触,无污染,在连续铸钢过程中得到普遍采用,主要用于二冷区的晶粒细化〔1、2〕.但该技术...  相似文献   
44.
用已获得的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凝固坯壳的几何形状和温度场,建立凝固壳三维热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两种拉速下ISP和CSP型结晶器内凝固壳的应力和变形分布,以及凝固壳与结晶器壁间的气隙分布,给出了成指数在坯壳中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45.
本文研究了连铸管坯皮下内裂在管坯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在二辊斜轧穿孔过程中衍变成外横裂和外折的形貌和特征。  相似文献   
46.
本文分析研究了砂在铸型中的成型条件及光洁内表面的形成机理,并对比研究了覆膜和呋喃自硬砂在铸型内表面形成均匀覆砂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7.
以AutoCADR12实体造型模块(AME)为图形输入工作平台,研究了AME提供的六种基本实体的DXF文件数据格式,开发出铸件实体有限差分网格剖分程序,并举出实例.  相似文献   
48.
系统研究了粒子预热温度对渗流铸造泡沫铝成形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泡沫铝渗流有效长度随预热温度的提高而提高,对每一粒子——金属液系统存在一相应的临界预热温度T.当T0<T预<TE(金属熔点时、金属可以获得良好的渗流充型.并从凝固的角度,分析探讨了渗流机理  相似文献   
49.
牛屠油田东营组马圈子油层为牛居油田主要油层。该油层沉积相环境为一套河湖交互相.陆上辫状河沉积砂体可划分为河道底部沉积单无和河道充填砂坝沉积单元;水下辫状河道粒度变细,河道砂坝发育较差,并向曲流河道转变.除水下河道砂体外,还发育与河道伴生的砂坝和砂席.这些砂体形成了重要的层状构造油藏.  相似文献   
50.
连铸二冷控制的智能化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提出了板坯连铸二次区全智能控制系统的构想,并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的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但能完成二冷各区段坯表面温度的动态控制,而且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和自学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