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2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91.
测定了37°C下以固定化L-天冬酰胺酶为催化剂,50μmol/LL-天冬酰胺的Tris缓冲液(pH=7.4)为底物的时歇反应转化率,并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反应过程进行拟合。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传质-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反应过程,并揭示固定化酶的传质-催化过程受扩散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92.
线性滴定法同时测定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及表观离解常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线性滴定法测定了低、中、高粘度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及表观离解常数,测定结果:它们的平均脱乙酰度分别为15.78%,63.05%与67.73%,平均表观离解常数分别为8.51×10-8,1.96×10-7与1.35×10-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0.34和4%。  相似文献   
93.
线性滴定法测定壳聚糖的脱乙酰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线性滴定法对参考文献[5]所制得的低粘、中粘和高粘度的壳聚糖分别测定其脱乙酰度,测定结果,它们的平均脱乙酰度分别为15.78%、63.05%和67.73%.变动系数均小于5%.  相似文献   
94.
固定化脂肪酶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壳聚糖为载体,用物理吸附固定化脂肪酶,对影响固定化过程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优条件,并比较了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pH、酶的热稳定性以及表观Km。固定化酶水解的最适pH(pH7.0)稍低于游离酶(pH8.0),最适温度为50℃(游离酶为40℃)。固定化酶在50℃的半衰期(0.96h)是游离酶(0.32h)的3倍,在4℃的冰箱中贮存3个月活力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95.
甲壳糖类肝素化合物的抗凝血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甲壳糖为原材料,在其主链上引入-COOH和-SO3H两种基团制德成类肝素化合物。研究反应过程中羧甲基和磺酸基取代度的影响因素及不同取代位置,不同取代度的化合物复钙时间和溶血率。结果表明,甲壳糖类肝素化合物的抗凝血性能是由甲壳糖主链上引入的-COOH和-SO3H两种基团的协同效应产生的,血液相溶性的优劣主要取决于-COOH和S-3OH两者的比例。  相似文献   
96.
将甲壳质在碱液中进行脱乙酰化反应,制得不同脱乙酰度,粘度的甲壳胺;制成的甲壳胺溶液与TEOS溶胶进行凝胶化反应,得到一种杂化材料;通过红外光谱检测和物理性质观测,发现反应温度、时间、体系的酸度对反应产物有影响,部分产物出现Si-O-C键;凝胶化所得膜不溶解于水。  相似文献   
97.
Porous multi-channel chitosan conduits were fabricated using a novel phase-separation technique with an axial temperature gradient. First, porous chitosan tubes were made with a mold that was composed of two concentric polytetrafiuoroethylene tubes. Then 1%-3% (w/v) chitosan solution was injected into the chitosan tube while the two ends of the tube were closed with steel rods. Then the outside of the tube was wrapped with a layer of thermal insulating material to reduce the heat transfer through the outside, and the tubes were placed in a freezer. The resulting phase separation then occurred in the presence of an axial temperature gradient. The porosity, microtubule diameter, and orientation were controlled by adjusting the polymer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gradient. After the preparation course, no poisonous substances remained on the conduit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swelling, and biodegradability of the chitosan condui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tubular morphology and growth of neuroblastoma cells (N2A, mouse) in the condui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multi-channel chitosan conduits have suitable mechanical strength, swelling, degradation properties, and nerve cell affinity, so they hold promise for use as neural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s.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壳聚糖稳定纳米零价铁对土壤中Cr(Ⅵ) 的去除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 去除效率随零价铁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 最大去除效率达95.9%, 是100目铁屑去除效率的6倍; 土壤pH值和土壤中Cr(Ⅵ)的初始含量与去除效率成反比; 零价铁对土壤中Cr(Ⅵ)的去除是吸附作用与还原作用共同发生的结果; 纳米零价铁对Cr(Ⅵ)的还原过程符合伪一级反应动力学,其表观速率常数kobs为0.016/min.  相似文献   
99.
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对Zn(Ⅱ)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复合法制备了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吸附剂(CS/HA),研究了该吸附剂对水溶液中Zn(Ⅱ)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动力学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吸附量与时间的关系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求出了吸附活化能.热力学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下,CS/HA对Zn(Ⅱ)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得到了△Hθ,△Sθ,△Gθ等一些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00.
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对沸石、酸改性沸石、聚合氯化铝( PAC)改性后的沸石、沸石负载接枝改性壳聚糖复合净水剂进行COD去除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沸石负载改性壳聚糖复合净水剂对COD有较高的去除率,对于COD浓度为400 mg·L-1的污水,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经2 h搅拌接触, COD浓度可降至78 mg·L-1,去除率可达81;. SEM结果表明:壳聚糖部分包覆在沸石上,沸石负载接枝改性壳聚糖复合净水剂对COD的去除机理是复合净水剂表面(及内部孔隙)吸附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对于普通自来水厂,只需将快滤池中常用的石英砂部分替换成沸石负载接枝改性壳聚糖复合净水剂即可有效去除水中的C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