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7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402篇
系统科学   37篇
丛书文集   118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32篇
综合类   562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钨对Ni-W-P合金镀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现代测试技术研究了化学沉积Ni-W-P合金镀层的结构、热稳定性、硬度、耐蚀性和抗冲刷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W-P合金镀层的结晶状态主要由磷含量决定,但钨却使镀层形成非晶态结构所需的磷含量降低,同时钨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合金镀层的热稳定性、硬度、耐蚀性和抗冲刷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2.
超细晶粒W-40%Cu合金的烧结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纳米W,Cu粉末为原料,通过测定H2中热压烧结和无压烧结的收缩动力学曲线,研究了纳米W-40%Cu化学混合粉末的致密化过程.对比了纳米W粉与常规Cu粉(-44μm)的机械混合粉和纳米W-Cu化学混合粉的热压烧结致密化过程.测定了烧结合金在300℃和500℃下高温应力一应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纳米W-40%Cu化学混合粉末在H2中无压烧结时最大收缩速率对应温度为980℃;1 200℃烧结平均晶粒小于2μm,相对密度为97%.纳米W-Cu化学混合粉在H2热压烧结时最大收缩速率对应温度为930℃;1 200℃烧结合金的平均晶粒为0.5 μm,相对密度为98%.纳米W-Cu化学混合粉热压合金高温抗压强度比纳米W与常规Cu粉的热压合金高.  相似文献   
53.
纳米Al(OH)3干法表面改性及其在EVA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T对纳米Al(OH)3的干法改性工艺,确定了偶联剂最佳质量分数0.5%、改性时间25min、改性温度100~110℃。采用红外光谱、TEM等检测手段对改性结果进行表征,改性后无机粉体表面包覆有机基团,吸油值减小,团聚减弱,比表面积增加。改性Al(OH)3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阻燃效能提高,并保持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4.
采用英国著名学者Stinchcombe提出的理论方法——参数变换,研究了一族钻石分形晶格上Ising模型的相变和临界性质,结果表明:与实空间部分格点消约(decimation)RG变换的结果完全一致.这似乎暗示着用该方法精确求解其他等级晶格上的离散自旋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5.
采用金属蒸气真空弧(MEVVA)离子源技术对强流Ti离子束注入到纯铜表面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材料表面层的机械性能测试表明:强流Ti离子注入纯铜后材料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均有提高,相对于纯铜基体,5×1017 cm-2注量注入可以使材料表面硬度提高2.3倍,使表面摩擦因数下降14%.注入层的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金属离子注入后,在纯铜表面注入层中析出了合金相,合金相的析出是材料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6.
PP/TiO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TiO2复合材料,并研究了TiO2的表面处理、含量及粒径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两大主要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钛酸酯类偶联剂能很好地改善TiO2粒子与PP基体的界面相容性,从而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经表面处理后的纳米TiO2所填充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普通TiO2(微米级);而且处理后的纳米TiO2在填充量为4%时对PP的增强增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7.
针对某楼板开洞的复杂框支剪力墙结构高层商住楼制作了1/20整体试验模型,进行了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得到了结构在不同裂度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及应力一应变曲线,分析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动力荷载下的受力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楼板开洞可有效减小转换层以上结构的侧向刚度,避免结构沿竖向产生较大的刚度突变。  相似文献   
58.
热挤压AZ91D镁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直径φ50mm铸态AZ91D合金棒材在603K下进行单次热挤压,获得了直径φ14mm的棒材。用OM、SEM和TEM分析热挤压前后组织的变化,研究热挤压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挤压变形可以细化其微观组织,显著提高AZ91D合金的抗拉强度(σb、σ0.2)、伸长率(δ)及硬度(HB)。在此过程中合金α-Mg相有足够的独立滑移系可以启动,棱面滑移和基面滑移共同作用发生局部大变形,α-Mg沿挤压方向呈细条带状,β—Mg12,Al12相分布于α-Mg条带间。然而,经单次挤压不可能得到均匀的变形组织,从边缘到中心,组织渐变,边缘组织细小,心部组织粗大。  相似文献   
59.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热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语言编写了能生成随机分布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几何模型的程序,结合MSC商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颗粒的体积分数、大小以及分布形态对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的分布形态对材料的热膨胀变形及热传导无明显影响,但对热应力有很大影响;颗粒的大小对材料的热膨胀有一定影响;颗粒体积分数的影响和利用混合律的预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0.
加入适当的碳纤维和铝粉对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进行复合增韧,可以有效改善其力学性能,通常只能通过多次试验结果的优劣比较来评价BMI树脂的力学性能,而不能判断其力学性能是否达最优值。为此,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理论,给出BMI树脂力学性能的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利用试验数据可以有效测算其最优值,控制碳纤维和铝粉的加入量,使BMI树脂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