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6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96篇
系统科学   199篇
丛书文集   8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35篇
综合类   213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提出了一种新的不需要可信中心的门限数字签名方案.在k个成员组成的群组中,只有t个或t个以上成员才能够代表群组签名,而少于t个成员则不能代表群组签名.方案基于Boneh等学者的分布式RSA密钥产生协议和Shamir秘密共享方案而构建.签名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系统初始化、生成个体签名、生成群签名以及签名验证.在系统的初始化阶段不需要可信中心的参与,并且个体签名的生成、群签名的生成和验证都可以方便地实现.通过对方案的安全性分析显示,个体签名和群签名都是不可伪造的,并且在整个签名过程中都没有系统秘密信息的泄漏.  相似文献   
12.
污染环境中两种群的生存阈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积分均值法研究了伪酱油果蝇和锯形果蝇在污染环境中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两种群的生存闽值。  相似文献   
13.
岩石扩容现象与超声横波特征参数相互关系研究评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介绍了岩石扩容现象与超声皮特征参数相互关系相关专业领域研究的现状及其应用,在用横波速度最大值(Vsmax)来分析岩石微裂纹初始扩展时的应力值(应力门槛值)新方法的基础上,建议利用主动的人工横波震源,应力门槛值、Vsmax后的横波速度值与岩石裂纹加速发展的同步减小特性,更深入地进入地震破裂丛集及前兆特征的研究,有可能建立地震和地质灾害性预报的新方法,并提出利用利用传统方法研究岩石扩容机理,应力门槛值,泊松比等的同时,进行岩石扩容现象,声发射和超声波横波等特性参相互关系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联合检测和智能天线等技术是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优势之一,但这些技术的实现必须以准确的信道估计为前提.本文探讨了适合于TD-SCDMA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分析了一种加入阈值信噪比的信道估计算法原理.通过上行链路的模拟仿真表明,该信道估计算法的信道响应更接近理想值,有利于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5.
在险价值是度量市场风险的一种普遍使用的工具,是市场风险度量的基石。本文应用统计学中的极值理论与泊松过程于VaR的计算。这种新方法是VaR度量方法中最稳健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多维双门限自回归GARCH模型;该模型是一维双门限自回归GARCH模型在多维情况的一种推广,并且讨论了多维双门限自回归GARCH模型存在严平稳遍历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详细阐述了单片机-CRT接口板的设计原理,增强了单片机的显示手段,拓宽了单片机在生产过程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数字图象的二值化处理技术探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数字图象二值化处理的特点,提供了几种二值化处理技术,并对这些算法进行了测试与比较,最后根据实践应用对二值化处理中的动态阈值的选取策略等相关技术作出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The goal of this article is twofold: 1) It aims at providing an overview on some major results obtained from energy flow studies in individuals, populations, and communities, and 2) it will also focus on major mechanisms explaining community structures. The basis for any biological community to survive and establish a certain population density is on the one hand energy fixation by primary producers together with adequate nutrient supply and the transfer of energy between trophic levels (bottom-up effect). On the other hand, predator pressures may strongly control prey population densities one or more trophic levels below (top-down effect). Other interpopulation effects include competition, chemical interactions and evolutionary genetic processes, which further interact and result in the specific structuring of any community with respect to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population sizes.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了采用代换式压缩法,设计一个高效率的数据压缩器HYDC的过程,并给出一个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