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0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具有侧向脉冲推力的旋转导弹建模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具有气动舵和侧向脉冲推力复合控制的自旋导弹,在准弹体坐标系中建立完整的动力学模型,由于侧向脉冲推力的离散事件特性,提出运用混杂系统理论的方法设计其复合控制自动驾驶仪。根据系统的特性将自动驾驶仪划分成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针对不同的工作模式分别设计不同的控制方法,通过两种模式之间的切换实现导弹的快速响应和能源的合理分配。最后进行仿真检验该自动驾驶仪的有效性,并将仿真结果与气动舵单独控制时的结果作了对比,表明通过复合控制显著改善了导弹的动态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2.
对在棉型纺织设备上加工竹纤维并与其他多种纤维进行混纺的技术的研究,一直是国内纺织界竞相开展的前沿性应用技术研究新课题,根据竹纤维的纤维结构特性,通过制定合理的竹纤维混纺纱工艺配置及工艺参数,可以实现竹纤维混纺纱在棉型纺织设备上加工的目的,为竹纤维的纱线加工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数码卷绕是在精密卷绕的基础上,引入导丝机构的数字控制方式,得到张力更稳定、纱管成形更完善的最新卷绕技术。文章介绍了高速精密数码卷绕技术的概念、实现原理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教育对教学的广泛影响,开发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浙江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际金融实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课堂教学互动、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带动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教学水平提升等效果。着眼未来发展,混合式教学改革还需从完善线上线下整体教学设计、完善教师建设应用在线课程的激励机制、完善在线课程建设应用的考核机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顶层设计避免多平台重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优化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景志华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179-182
当前的外语教学要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采用多元化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突出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实现外语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The compact spinning with pneumatic groove utilizes transverse air force and mechanical force of the pneumatic groove to condense fiber bundles to eliminate the spinning triangle.Range analysis and var...  相似文献   
17.
王鑫  于湖生 《科技信息》2012,(11):283-284
The essay recommends the various properties of polylactic-acid yarns in order to know them in a new step.Designing the process and spunning of the PLA yarn,analyzing the points of the processes.The PLA yarn is processed with different methods.The properties such as th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the frictional resistance are analyze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ength and the twist factor was determined.So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the PLA yarn is determined.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various parameters,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PLA yarn,thereby determining the best PLA yarn production and use conditions,and for the PLA yarn production an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相似文献   
18.
The lower strength of friction spun yarns has became a key problem that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friction spinning,especially in high speeds and fine yarns.In this paper a project aimed atincreasing the strength of friction spun yarns by using a false twist process has been made.In re-ported experiment false twist was inserted into the yarn which has been formed on a friction spin-ning machine,so that it made the yarn untwist at first,then regain the twist.In the meantime draftwas applied to generate more tension than that which had been experienced during yarn formationon the friction spinning machine.It made the yarn reforming and the loosely bound fibres in thefriction spun yarn formed due to extremely low tension on the friction spinning machine becametighter.Results indicate that with the proper draft,tension and false twist the tenacity of processedyarn will increase more than 10%.This project is an attempt to discover whether improvements can be made and whether it isworth pursuing research into modifications of yarn structure.The results imply that if the yarntension can be raised during yarn formation on the friction spinning machine or a chance is offeredto the yarn to reform after the yarn formation the yarn tenacity will be increased obviously.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3.8^s(153.4特)、50/50改性黄、洋麻纤维/毛型粘胶纤维混纺仿毛地毯纱的研制工艺,并对黄、洋麻纤维的碱处理改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种将短纤纱与长丝通过喷气网络技术复合的新颖加工方法.这种气流复合纱既能体现传统混纺纱的优良性能,又具有特殊的外观效应和良好的经济价值,为机织、针织混纺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文章同时也对气流加工工艺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