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丛书文集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采用光照生物膜体系的方法,考察3种不同抑制作用的生物活性抑制剂对自然水体生物膜/水模拟体系中生物膜产生过氧化氢(H_2O_2)以及典型有机污染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作用抑制剂和呼吸作用抑制剂对H_2O_2生成和SDBS降解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二者的抑制效果几乎相同;光呼吸作用抑制剂对H2O2生成和SDBS降解影响较小.即生物的光合作用是H_2O_2等活性氧成分产生和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主要原因,其他生理作用的贡献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2.
新型组合式分层生物滴滤池启动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组合式分层生物滴滤池与普通生物滴滤池在相同条件运行初期污水处理效果及生物膜特性.结果表明分层生物滴滤池出水水质能够更快的达到稳定,出水水质波动范围较小,去除率更高,且生物膜活性也较高.说明组合式分层生物滴滤池较普通生物滴滤池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3.
Microbial legradation of bitume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mmary Bitumen is commonly employed as a matrix for the long-term storage of low and intermediate level radioactive waste. As bitumen can be degraded by microbial activi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termine the rates at which it may occur in nuclear waste repositories.Experi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under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 using bitumen with a highly increased surface area. The potential of different microbial consortia to degrade bitumen has been examined. The investigations showed clearly that bitumen-degrading organisms are ubiquitous. In general the organisms formed biofilms on the accessible substrate surface area. Under oxic culture conditions a bitumen degradation rate of 20–50 g bitumen · m–2· y–1 leading to a CO2 liberation of 15–40 l was observed. Anoxic conditions yielded a 100 times smaller degradation rate of 0.2–0.6 g bitumen · m–2 · y–1 and a CO2 production of 0.15–0.45 l.Based on linear extrapolation the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degradation rates would lead to a 25–70% deterioration of the bitumen matrix under oxic and 0.3–0.8% under anoxic conditions within 1000 years.  相似文献   
124.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和混凝处理工艺对中段废水进行试验,探讨了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中段废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下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中段废水,CODcr去除率达75.3%,BOD5去除率达76.6%,经混凝后,出水可达到DB 44/26-2001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5.
环境生物技术是一门利用微生物介质为人类提供服务的技术科学,其核心思想是依据各类微生物的生态活动规律,从中寻找最有效的能解决目前一些环境问题的途径,如稀释污染物、截留废物中的可循环利用资源等.在过去15年里,分子生物技术的广泛使用,为逐步掌握微生物生态活动规律提供了可能,如:它们是如何自组织繁衍的,不同类体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同时,一些新的数学模型方法和新材料的尝试使用,也极大地拓宽了学科研究的手段.目前,有两种力量正在推动该学科的进行,一是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所带来的“推力”,二是社会的环境安全需求所产生的“拉力”.为了利用这种大好的发展时机,未来学科的研究耍注意以下4个方面:①把解决水和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放在首要位置;②开发和采用更有效的分子技术工具去揭示微生物的生态活动规律;③综合利用分子技术工具、模型分析工具和采用新材料去努力解决实际环境问题;④耍注重生物膜技术的研究.还提供了几个案例说明了如何把这4个方面的思想贯彻到实际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26.
根据生物脱氮原理,设计了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将反应器运行两个月,探讨了反应器对有机物和氮的去除,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方法对反应器好氧区和缺氧区微生物种类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反应器通过设置好氧和缺氧两种环境,并且通过内循环回流,形成"前置式反硝化系统"可达到较好地去除有机物和氮的目的,其中水力停留时间为影响硝化作用的重要参数。在反应器的好氧区有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对比不同浓度铅离子存在条件下生物膜菌群的生长量,判断其对铅离子的耐受性;挑选吸附性强的菌群扩大培养,进一步作菌群驯化和铅的吸附试验;通过驯化前后吸附曲线和膜菌群的镜检观察对比,了解生物膜菌群在铅污染过程中的自净机制,为驯化生物膜处理含铅污染水体作了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28.
嗜铁优势菌的筛选及对含铁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培养基中不断增加铁的含量来驯化活性污泥中的菌群.选择具有耐受性的嗜铁菌群,运用稀释倍数法和琼脂划线法纯化菌株,并从20种菌株中经嗜铁试验筛选出了2种优势单菌株.分别运用未驯化的菌株育膜、优势菌株育膜以及2种优势菌种混合育膜来处理含铁废水.试验结果表明,优势菌株对废水中的铁和COD的去除率都分别高达95%以上,比未驯化菌的效果(50%~60%)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129.
研究了A2/O与悬浮填料生物膜(SCBP)中试复合工艺的除磷效率,并考察了影响因子COD/TP与DO对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总磷平均去除率为82%,达到GB/T18921-2002景观用水水质要求。当硝酸盐含量急剧下降至0.20mg/L以下时,反硝化除磷菌不再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聚磷活动,厌氧磷释放的最佳碳磷比为60。添加纳米改性的悬浮填料后,好氧池的溶解氧为2.0mg/L时,出水TP为0.3~0.35mg/L。  相似文献   
130.
生物膜形成与发展二维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膜微观结构与形态特征直接影响废水生物处理效果.混合微生物可在适宜载体表面形成各种各样的生物膜,且其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采用差分-离散复合法动态模拟二维区域上的基质传递、生物膜形成与发展过程,并探讨生物质生长时间与初始接种数等对生物膜结构与形态造成的影响.与传统生物膜模型不同之处在于其结构特性包括孔隙率、厚度和密度等都是模型输出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