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1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某水泥厂工程施工中地脚螺栓跑偏情况为例,计算了强度等级为8.8、直径为70mm的地脚螺栓达到屈服点和断裂极限点时的施加载荷以及挠度值,并根据弹塑性理论推导出地脚螺栓永久偏移量为18mm时所要施加的最初挠度区间,并得到了工程实践的验证。  相似文献   
42.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典型的粘弹塑性材料,通过半圆弯拉试验,采用J积分和延迟开裂时间评价其延迟开裂性能;测得在不同荷载水平和不同试验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延迟开裂时间以及不同试验温度下的断裂韧度,研究其裂缝起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裂缝的起裂表现出明显的粘弹塑性特征,采用J积分理论和延迟开裂时间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断裂性能时,简单的流变本构关系依然适用。  相似文献   
43.
对壳体引入推广的广义简支边的概念,并用叠加法求得在复杂边界条件下例如角支矩形底球面扁壳弯曲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44.
本文引进Timoshenko梁振型函数,用康托洛维奇变分法分析了具有自由边的矩形厚板弯曲问题,并用该法计算了齿轮轮齿应力,得到较精确的结果,同时用电测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5.
做了10根相对偏心距e0/h0为0.157~0.210,长细比l0/h为28.4~34.69的高强钢筋混凝土细长柱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到考虑拉区开裂和压区塑性变形的细长柱抗弯刚度EI表达式,为钢筋混凝土细长柱临界荷载的计算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46.
利用广义函数及其拉普拉斯变换,来构造和求解阶梯轴的挠曲线四阶近似微分方程,推得阶梯轴的挠曲线方程,进而可以计算出其任一截面处的弯曲变形.  相似文献   
47.
转轴上产生横向裂纹后,局部刚度削弱,柔度增加.旋转时,裂纹截面所受合力与开口方向之间的夹角不断变化,引起裂纹的开闭效应,裂纹附近局部柔度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采用边界元法计算不同裂纹开口方向的柔度,并得到转轴弯曲刚度增量△k 随裂纹开口方向变化的曲线及其前五次简谐分量的系数.它是裂纹转子轴承系统动力特性理论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48.
本文导出了带刚性障板的平板作弯曲振动时,其各阶振动模式所对应的声辐射效率关于频率的幂级数表达式,同时给出了幂级数系数的递推计算式.文中所述的计算方法,可用来计算各种不同边界条件的平板在所有频率处的声辐射效率.作为实例,最后还对简支、固支、自由平板的声辐射效率进行了计算与讨论.  相似文献   
49.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从软地层钻入硬地层前后,钻头上产生弯矩的原因及计算方法。根据软硬地层的可钻性不同,钻速及相应的地层对钻头的反作用力也不同的原理,推导了在钻过交界面前后钻头的转角、钻具的反力矩及软硬地层中不同钻速与时间的关系式及微分方程,给出了方程的解。求解结果表明,钻头的转角和弯矩是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在全部钻完交界面时达到最大值;钻头弯矩与交错层的可钻性、下部钻具的结构和钻头的几何尺寸有关,并且与所加的钻压成正比。  相似文献   
50.
本文通过五根预应力T形截面构件在弯扭组合作用下的试验,探讨了扭弯比对构件的破坏特征、扭转刚度、弯曲刚度等的影响,分析了预应力的作用,并提出了预应力T形截面构件的弯扭相关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