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68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02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Lithium-air(Li-air) batteries have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high energy density(11140 Wh kg-1) comparable to gasoline.In this work,we have synthesized the α-MnO2 hollow clews via a simple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them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Interestingly,cycle performance of Li-air batteries is improved greatly when using the α-MnO2 hollow clews as the catalyst.The first discharge capacity is 596 mAh g-1,and the charge capacity is 590 mAh g-1 at the current density of 0.1 mA cm-2 between 2.0 and 4.2 V using the Vulcan XC-72 as the carbon material.Additionally,by re-assembling new batteries with the used lithium foil,separators and cathode separately,we find that the cathode is the key role to end the Li-air battery life.  相似文献   
102.
吴晓莉  邓晓颖 《科技信息》2012,(33):542-544
介绍了基于DJL—DE-11的太阳能电池I-V特性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设备。对硅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进行了测量与分析,测量在无光照时、有光照时硅型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填充因子、相对光强。利用matlab软件数据模拟。进行数据拟合,得出了太阳能电池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U。与相对光强J/J0之间的近似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03.
LiNi0.5Mn1.5O4-δ which possesses a high voltage of 4.7 V vs.Li+/Li and stable structure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promising cathode material for high energy Li-ion batteries.In this study,well-crystalli...  相似文献   
104.
低速电动汽车混合能源存储系统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级电容的高功率密度特性和磷酸铁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特性,设计了低速电动车主动并联混合储能系统方案.采用实验方法分析磷酸铁锂电池的效率,并通过理论公式分析了双向直流功率变换器的效率.探讨了将超级电容和磷酸铁锂电池结合使用,结果发现,采用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混合能量存储系统能提高效率.通过实验验证,双向直流变换器的实际效率为90.5%,接近理论公式计算得到的效率91.6%.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分析锂离子电池的数学模型,寻找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总结出了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实现了对锂离子电池系统规律的揭示与把握,有助于优化锂离子电池的生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6.
纯电动汽车磷酸铁锂电池组放电效率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20V/100A·h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为研究对象,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性能测试试验台上对电池组容量效率、开路电压及电压性效率等特性参数进行了测试.采用二次多项式构建了电池组放电效率模型,描述放电效率与电流及电池荷电状态之间的关系.利用实车测试的电池组放电电流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验证,模型的放电效率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0.8%,建立的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深入研究锂离子电池在工作状态下的热特性,通过试验与理论分析手段,结合红外成像技术与非接触式可视化观测方法,研究了锂离子电池单体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表面温度分布特征及不同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下的温度均衡性和不同测量点的温升特性。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极耳附近区域为主要的产热源,且放电倍率越高,产热量越大;电池温度上升越快,最高温度越高,电池温度均衡性越差; 1C放电时,电池表面的温度梯度以多个类半圆形温区呈现;并以正极区为圆心向整个电池扩展; 2C放电时,初期形成的两个半圆形温区重合为一个以圆弧为下边的类矩形温区,直至扩展到电池下边缘;不同放电倍率下,电池温升速率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根据以上分析及研究成果,可以合理改进电池单体结构,设计电池组或电池包散热方案,提高锂离子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8.
尖晶石型LiMn2O4的溶胶凝胶法制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研究了干凝胶制备锰酸锂的机理·由于干凝胶燃烧时生成的产物颗粒很细,燃烧过程中就有大量的锰酸锂生成,剩下的Mn3O4和Li2O2在300℃左右已完全转化为锰酸锂,大大降低了合成温度·通过对700℃合成的锰酸锂XRD分析表明,样品的衍射峰峰形尖锐,晶型发育良好·考察了pH值对合成样品粒度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SEM分析表明,随pH值增加,所得溶胶制备的锰酸锂电化学容量增加,当pH=6 0时合成样品颗粒分布均匀,达到亚微米级·以0 1C的电流、电压范围3 30~4 35V充放电测试表明,该条件下合成的样品初始放电容量为121.0mAh·g-1,显...  相似文献   
109.
酚醛树脂热解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EM,XRD,恒流充放电等方法研究了一种新型开环自聚酚醛树脂在不同温度下炭化产物的形态、结构及电化学储锂行为。结果表明:酚醛树脂热解炭的微观形态为片层结构,具有较大的d002值,较小的Lc值和较大的La值;它的电化学性质呈现出含氢炭材料的行为,表现出高的储锂容量和较大的不可逆容量损失,随着炭化温度的提高,所得炭的储锂容量由600 ℃时的616mAh/g减小为800 ℃时的208 mAh/g,相应的不可逆容量损失也由600 ℃的219 mAh/g减小为800 ℃的31 mAh/g;探讨了该聚合物炭的储锂机制,认为除了锂对微晶石墨片层的插层作用之外,还可能存在锂离子与炭材料中氢原子的结合,导致放电电压的滞后。但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氢含量减少,上述电压滞后现象也随之减弱,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110.
锡基复合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SnFeO2.5和SnPbO2两种锡基复合氧化物粉末.XRD分析表明,这两种锡基复合氧化物在26°~28°处都有波峰,属无定形结构;SEM的形貌观察发现SnFeO2.5颗粒分层紧密堆积、团聚在一起,SnPbO2颗粒为棱柱状、表面光滑.将其分别作为Li+电池负极材料的活性物质,利用恒电流电池测试仪研究它们的电化学性能,发现这两种锡基复合氧化物都有较高的电化学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