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2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胡小波 《广西科学》2015,22(5):457-461
[目的]SiC材料结构缺陷的检测和控制是实现材料应用的关键环节,因此本文对6H-SiC单晶中的结构缺陷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同步辐射白光形貌术观察6H-SiC单晶中的基本螺位错和基平面弯曲,并利用X射线迹线法模拟基本螺位错的形貌和基平面弯曲后衍射斑点的形状。[结果]6H-SiC单晶中的典型结构缺陷之一为基本螺位错,它的形貌特征为白色的圆斑;由于热弹应力的存在,6H-SiC单晶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基平面弯曲,结果导致衍射斑点的形状发生改变。[结论]同步辐射白光形貌术和X射线迹线法可以用于检测6H-SiC单晶结构缺陷;样品的基本螺位错密度为1.56×10~4/cm~2,基平面弯曲半径近似为1m。  相似文献   
12.
提 要 祁连山前山盆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一直是困扰水文地质研究的难题。在分析区域地质构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分析了山盆构造的电性特征,并对祁连山山前大断裂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利用钻孔资料探讨了祁连山前山盆构造两侧的岩性、基底埋深以及水利联系。通过同位素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山区地下水向盆地运移的阻水与透水机理。研究工作为黑河流域水资源模拟提供了基础支撑,为我国西北内陆盆地类似地区山盆之间的水量交换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玛湖致密砾岩储层采用的水平井+体积压裂衰竭开发,产量递减快的问题,分别在室内和现场开展了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研究。室内实验通过气驱相态、混相能力、驱油效果等方法评价了M区块的提高采收率潜力。实验结果表明,氮气在原油中溶解度小,驱油机理主要依靠自身的膨胀性驱油,且氮气的最小混相压力62.3 MPa,目前M区块很难达到混相驱。现场在玛湖油田M区块选择一个1注5采的井组开展注氮气先导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单井评价了产油量、油压、气油比、氮气浓度等4个参数指标的见效特征;井组分析了注气前和注气过程中产量的变化,累增油1 953 t。最后结合地质和工程认识,总结了影响注气效果的主控因素。本次注氮气应用效果显著,验证了致密砾岩储层水平井+体积压裂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是一项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Part of the lowermost deposits of the Triassic to Earlymid Jurassic (up to Bajocian) sedimentary succession spread across the Rajasthan shelf o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Indian craton is found in the Jaisalmer Basin east of Jaisalmer with the best exposed sections along the Jodhpur-Jaisalmer Highway. Based on lithostratigraphic characteristics, the success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Odania and Thaiat members, Lathi Formation; and Hamira and Joyan members, Jaisalmer Formation. Six facies are defined from microfacies, sedimentary structures, biotic components an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1) ferruginous, pebbly, cross-bedded sandstone—high-energy, fluvial; (2) cross-bedded, poorly sorted, fossil wood-bearing sandstone—highenergy, terrestrial, with high influx of sediment and warm and humid climate; (3) cross-bedded to rarely bioturbated, alternating silt to fine-grained sandstone—fluctuating sedimentation rates and energy—nearshore, mesohaline embayment to lagoonal; (4) partly bioturbated, storm-dominated, mixed siliciclastic-carbonate facies—fully marine; (5) low angle cross-laminated, silt to fine-grained sandstone—nearshore shallow water, above fair weather wave base; and (6) thick rudstones with mega-ripples and reworked coral heads-storm deposits representing the peak of first major marine transgression across the basin.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The free energy of unfolding of several myoglobins from different animal species has been determined from their denatunation pattern by using the ligand binding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no simpl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the free energy of unfolding of myoglobin and the basal metabolic rate of the animal species from which the myoglobin was isolated  相似文献   
16.
考虑基坑底部的承压水作用效应,假定Prandtl土体滑移破坏形式,采用极限分析的上限定理建立了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验算公式,讨论了承压水头大小、不透水层厚度以及挡土墙插入深度等因素对于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的影响.工程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坑底承压水对于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的影响不可忽视,承压水头越大,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安全系数越低.将本算法与传统算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该方法能够体现出承压水对软土基坑稳定性所产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ASP复合驱油体系在新疆砾岩储集层的静态吸附、动态损耗及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使用了恒速压汞、X射线衍射、静态吸附、动态损耗的实验方法。结果表明:驱油剂因静电力、范德华力、氢键及与可交换金属阳离子等作用产生静态吸附,KPS、HPAM平衡吸附等温线分别遵循S、L型,Na_2CO_3吸附规律独特;驱油剂在砾岩岩心上的动态损耗机理为矿物表面吸附及砾岩微观孔喉结构束缚作用导致的滞留;驱油剂静态吸附量与动态损耗量之间线性相关,砾岩微观孔喉结构对HPAM的捕集效应更加明显。研究结果对于砾岩油藏进行ASP试验体系配方的优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曹锦鸿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2):4952-4958
新疆克拉玛依砾岩油藏经过几十年的水驱开发,面临的剩余油高度分散、采油速度低等问题,选取聚合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低张力表面活性剂PS-30及强乳化表面活性剂OP-10组合形成不同的二元复合体系,利用长砂管模型研究不同渗透率、不同驱替方式及不同注入量下复合驱体系在砾岩油藏的应用界限及提高采收率极限。实验结果表明二元复合驱能够有效驱替残余油、扩大波及体积,显著提高砾岩油藏采收率。聚合物浓度为1000mg/L,分子量为700万的聚合物在渗透率30×10-3μm2时复合驱采收率为66.31%,较水驱提高21.85个百分点。强乳化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好于低张力复合体系。复合体系注入量越高,提高采收率越大,但提高采收率幅度并非线性变化,复合体系注入量达到3.5PV以后,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值逐渐趋于稳定,在注入10PV后,复合驱体系最高提高采收率幅度达到40.3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玛湖油田为典型的致密砾岩油藏,常用“密切割、长水平段、水平井+体积压裂”的开发方式进行投产,整体具备三线性流模型特征,但砾岩基质独特的复模态结构,导致其又与常规的三线性流模型有所差异。因此,本文从砾岩油藏的复模态结构出发,分析其基质渗流特征,同时以压裂水平井的三线流模型为基础,建立考虑基质复模态结构下的渗流数学方程,并利用换元变换、Pedrosa变换、摄动变换等方法联合对数学模型求解后进行了流态划分、敏感性参数分析及现场应用。研究表明:受改造区基岩中基质与未改造区供液双重影响,本文模型双线性流特征更加明显;同时储容比、窜流系数、启动压力梯度及应力敏感对曲线影响阶段不同,其中储容比、应力敏感越大,压力曲线局部越向上偏移,窜流系数、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压力曲线局部越向下偏移。矿场应用表明:该模型与实际数据拟合较好,符合储层实际情况,可为砾岩储层压裂水平井的动态监测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金塔盆地与鼎新谷地之间的地质接触关系,至今为止还没有系统的研究。金塔盆地与鼎新谷地之间的水力联系一直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在分析区域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区地质调查,并在国内首次开展了该问题的地电研究工作,对比了地质接触关系与地电特征的符合程度,并进一步分析了金塔盆地与鼎新谷地的地质接触关系和水力联系。地电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金塔盆地和鼎新谷地地质接触关系及其地电特征存在明显的一一对应关系。结论认为黑河干流下部存在古近系砂砾岩、砂岩和泥质粉砂岩基底隆起及其伴随断层,该基底隆起和伴随断层构成了金塔盆地和鼎新谷地之间的地质接触关系,并且阻碍了两者之间的地下水水力联系。研究工作为黑河下游地下水水资源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