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5篇
系统科学   35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88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21.
汽车前挡风玻璃用ITO薄膜的隔热与节能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隔热、节能实验,深入分析了ITO薄膜用于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可能性,结果表明,ITO薄膜应用于汽车前挡风玻璃,既能保证超过80%的可见光透过率,又能在炎热的夏季降低驾驶室的温度约5℃(上午)或2.5℃(中午),节约能耗达34%。  相似文献   
822.
汽车电动式动力转向系统转向路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汽车转向路感的形成进行了讨论,给出了路感的定义并对转向路感进行了量化,将路感强度作为评价控制系统的一项性能指标,介绍了电动式动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并对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分析了影响路感的主要因素,得到转向路感曲线,为PD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23.
控制和减少汽车对环境的污染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和广泛的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汽车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提出预防和治理汽车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24.
应用空间机构运动学的原理,采用Matlab编制转向梯形断开点的通用优化计算程序,确定汽车转向梯形断开点的最佳位置,从而将悬架导向机构与转向杆系的运动干涉减至最小,为双横臂式独立悬架转向梯形设计提供了精确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5.
为了研究逆投影变换方法在智能车驾驶环境信息采集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反向求解逆投影的方法,即根据用户感兴趣的道路区域规划逆投影变换后的图像,并考虑了车道线的方向特性,提出分段的定向二维插值方法求解逆投影变换后图像各个像素点的灰度值。理论分析和标定试验表明,使用该方法进行逆投影变换后的图像能够较好地反映客观路面情况,并且可以降低逆投影变换的计算量,强化车道线信息。  相似文献   
826.
为了研究和掌握液体循环式锌-空气电池的实际工作特性,通过在实验室进行的10~70 A变电流放电、40 A恒流放电试验以及两次实车道路试验,发现该电池的驱动能力较差,最大比功率为21 W/kg,小于铅酸、镍氢等电池,并且也达不到普通锌-空气电池的比功率值;该电池比能量的最大值为70 Wh/kg,在常用电池中处于中上水平.结果表明:液体循环式锌-空气电池具有充电方便、充电过程便于自动化、可有效地提高比能量和延长电动汽车(EV)的续驶里程等优点;缺点是内阻较大、结构复杂、技术不太成熟,离实用尚存在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827.
汽车人机接触界面体压分布的实验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汽车驾驶人机接触界面中的乘坐舒适性问题,依据人体生理学、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原理,通过对臀部和股区的解剖结构分析,提出了汽车人机界面的舒适体压分布的一般准则.在研制的汽车乘驾体位生物力学特性实验台上,进行了汽车驾驶环境的人机界面的体压分布实验和主观评价研究.4种曲面座垫的主观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座椅形面是影响乘坐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不同形面特征的座椅具有不同的乘坐舒适性.客观评价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人机接触界面的体压分布准则是正确的,依据该准则能够评价人机接触界面中的乘坐舒适性问题.实验台中的分布式体压测试系统能够有效地测绘出不同座垫实验中的人机接触界面的体压分布曲线,并发挥出很好的测试作用.  相似文献   
828.
研究了一种基于CFD/CSD耦合计算的气动伺服弹性系统建模的一般方法。该方法将气动伺服弹性系统看作气动、结构、控制三个相互耦合的环节,分别建立各个环节状态方程再组装成完整的气动伺服弹性系统模型。着重讨论了非定常气动力状态空间模型建立的系统辨识方法,并对非定常气动力脉冲响应计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将CFD/CSD耦合直接计算与状态方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该方法得到的模型精度好、效率高、易于使用、可扩展性好。  相似文献   
829.
汽车车轮多维力测量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汽车道路试验用车轮多维力测量技术进行研究,采用改进型轮幅式结构作为多维力传感部分,在不改变车轮距的前提下实现单胎和双胎安装.提出一种合理的应变片布片和组桥方式,实现多维力解耦测量.研制非接触型信号传输耦合器,使旋转件与非旋转件之间的信号传输可靠且精度高,组成基于车轮力测量的汽车道路试验系统,实现汽车道路试验中车轮多维力的测量。  相似文献   
830.
期望车速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道路交通中大量的客观事例为背景和期望车速概念为基础,首先讨论汽车驾驶员驾车过程中期望车速客观存在于其心目中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就期望车速在驾驶员心目中的形成过程与实际行车速度之间的关系、不同群体驾驶员个体心目中的期望车速差异及影响驾驶员期望车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相关结果对预防高等级公路上的高速或超速行驶所引发的交通事故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