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0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24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51.
采用紫外光耐候实验箱加速老化系统模拟沥青自然环境下紫外光老化,通过对沥青光老化前后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性能的测试以及FTI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红外光谱检测,对比分析了复配抗紫外光老化剂对提高沥青抗紫外光老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定的老化环境下,添加抗紫外光老化剂的沥青试样老化后与基质沥青老化后相比,针入度增加,软化点减小,延度增加,其抗老化性能有显著提高;添加复配添加剂质量百分比为5%A+1.5%B的沥青试样,三大性能指标变化百分比较大且羰基特征吸收峰减弱,改善沥青的抗光老化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52.
张河湾抽水蓄能电站大规模采用沥青混凝土防渗形式的大型水电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接缝.以张河湾抽水蓄能电站施工沥青混凝土接缝处理为例,介绍了沥青混凝土红外加热接缝处理车的设计及施工.为类似水电工程接缝的处理提供借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53.
沥青混合料降温收缩断裂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开裂一直是寒冷地区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利用研制的沥青混合料降温收缩断裂试验仪,在不同降温速率和初始温度下,进行了不同沥青及其用量、集料及其级配组成的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降温收缩断裂试验,以断裂强度、断裂温度、转折点温度和温度应力曲线斜率的绝对值为指标,对比分析了不同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沥青标号、沥青用量、矿料级配组成、降温速率和初始温度对沥青混合料降温收缩特性的影响较大;采用标号较高的改性沥青,沥青用量为马歇尔方法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有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抵抗降温收缩断裂的能力;骨架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的抗降温收缩断裂性能更好;在初始温度较高的快速降温下,沥青路面的开裂几率较大。  相似文献   
954.
基于粘温特性的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Brookfield粘度计测试了不同温度和不同粉胶比下70#基质沥青和70#改性沥青的胶浆粘度,分析了粉胶比和温度对沥青胶浆粘度和施工控制温度的影响,建立了粉胶比作为施工控制温度指标,得到不同粉胶比下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控制温度标准。结果表明:粉胶比和温度对沥青胶浆的粘温特性有重要影响,主导着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控制温度;随着粉胶比的增大,胶浆粘度升高,粉胶比与胶浆粘度及其对数间具有良好的指数函数和线性函数相关性;随着温度的升高,沥青胶浆粘度降低,温度与胶浆粘度间具有很好的乘幂函数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5.
以英安岩吸水率为研究对象,通过吸水率试验和马歇尔试验,分析了不同吸水率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差异;采用正交试验和路用性能试验,验证了改善集料吸水率对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及路用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英安岩集料吸水率越大,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越大,集料吸水率变化导致的最佳油石比差异直接影响混合料的施工性能和路用性能;添加0.1%的木质素纤维可有效改善英安岩集料吸水率变异性对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不利影响,且其路用性能显著优于普通英安岩混合料。  相似文献   
956.
为评价外掺剂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状况,采用水泥、消石灰、橡胶粉和高分子聚合物对AC-13和AC-16沥青混合料进行掺配,然后在冻融循环条件下通过劈裂强度评价其水稳定性能.首先通过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性试验方法,确定了水泥和消石灰的最佳改性含量;其次通过沥青三大指标测试方法、弹性恢复试验及小梁弯曲试验分别获...  相似文献   
957.
废轮胎橡胶粉(crumb rubber modifier,CRM)和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双改性沥青具有很好的路用性能;但它的性能与生产工艺有很大关系。探讨CRM和SBS改性剂沥青生产工艺及性能的优化。研究选用两种沥青,采用不同的剪拌工艺制备双改性沥青,进行60℃动力黏度、135℃布氏黏度、三大指标、动态剪切流变的试验。研究发现:(1)先加SBS在沥青中剪切再加CRM (SSRM)搅拌双改性沥青的60℃动力黏度最高,抗车辙因子也最好;(2)通过SSRM工艺制得的4. 5%SBS,8%CRM含量的双改性沥青的抗车辙性能优异,60℃动力黏度也远远高于排水路面用改性沥青60℃动力黏度20 000 Pa·s的要求;(3)CRM与SBS双改性沥青的60℃动力黏度与三大指标、抗车辙因子有着明显的线性关系,但与135℃布氏黏度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58.
针对目前中国关于多孔沥青混合料(porous asphalt concrete,PAC)动态模量缺少研究压实特性对其影响这一问题,采用旋转压实方法(superpave gyratory compactor,SGC)通过室内成型PAC-13(1)、PAC-13(2)和PAC-13(3)3种不同级配、设计空隙率的旋转压实试件,对PAC旋转压实均匀性进行分析,确定依据时间-温度等效原理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3种级配的多孔沥青混合料主曲线,计算得出位移因子以及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松铺高度较高的试件对应空隙率较大,目标压实度可以通过控制旋转压实次数来达到;提出空隙分布均匀系数,其越趋近于0代表混合料空隙分布越均匀,可用于指导室内旋转压实成型试验;多孔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大小受到成型试件空隙率、加载频率及环境温度三者耦合作用的影响;多孔沥青混合料与Sigmoidal模型拟合度较好,提出任意空隙率在不同温度、频率下的动态模量计算公式,可为后续有限元结构设计提供材料参数.  相似文献   
959.
为获得性能优异的改性沥青混合料,选用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tyrene ethylene butadiene styrene,SEBS)和橡胶粉对沥青进行复合改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复合改性沥青的掺配方案,同时选用三大指标、布氏旋转黏度、短期老化模拟(RTFOT)等试验对复合改性沥青、橡胶改性沥青、SE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的黏滞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感温性及抗老化性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评价其路用性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SEBS、CR的最优复合掺量分别为5%和16%,最佳制备方案为SEBS和CR同时加入;采用本文方法制备的SEBS/CR复合改性沥青可降低沥青感温性能,改善低温抗裂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对高温稳定性的改善效果尤为明显;此外需考虑目标需求及温差变化较大时复合改性沥青的掺配比例.  相似文献   
960.
为研究旋转蒸发器法回收沥青胶结料的合理性,采用常规性能试验(针入度、软化点、延度、135℃布氏黏度试验)、SHRP流变试验(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温度扫描试验、多应力重复蠕变(MSCR)试验)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从物理指标、流变行为和化学特性对比分析了原样沥青和回收沥青的技术性质,并探讨了旋转蒸发器法回收沥青的改进措施和判断回收沥青是否残留三氯乙烯或产生老化的新指标.结果表明:通过标准旋转蒸发器法回收的沥青仍残留部分三氯乙烯并产生了老化;利用常规指标偏差系数、三氯乙烯残留指数I_t、羰基指数I_c、亚砜基指数I_s、温度敏感性指标I_(GTS)和应力敏感性指标J_(nr-diff)能有效判别回收沥青是否残留三氯乙烯或者产生老化;采用改进旋转蒸发器法在4.6 kPa负压、130℃高温蒸馏2.0 h时回收的沥青技术性质与原样沥青基本一致,因此采用这种推荐的旋转蒸发器法回收沥青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