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8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板切除摘除胸腰段椎管内肿瘤,同时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后对提高脊柱的稳定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切除椎管肿瘤后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技术进行椎管重建12例,其中,肿瘤位于胸段7例,腰段5例。结果随访9个月~5年观察效果,X线平片显示手术区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脊柱稳定。结论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切除胸腰段椎管肿瘤后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技术,能够维持手术后脊柱的稳定性,防止远期后凸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52.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培养和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培养条件及表型,用大鼠股骨抽取骨髓,密度梯度离心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测定生长曲线和克隆形成能力,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不同融合度传代及不同生长基质对MsC的影响。免疫组化双标法检测增殖MSC的表型。结果Matrigel包被培养器皿,含10%胎牛血清、10ng/mLEGF的α-MEM培养基,50%融合时消化传代,是MSC保持低分化状态、体外大量扩增的较佳条件。绝大部分MSC表达CD44,部分MSC表达c-kit,MSC几乎不表达CD34。说明以上培养条件是MSC保持低分化状态又大量增殖的较好培养条件,为MSC用于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3.
多孔β—磷酸三钙骨修复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提出制备β-磷酸三钙陶瓷粉末的新工艺,解决β-磷酸三钙湿法制备中长期存在的沉淀物固液难以分离的难题,通过对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的成型条件和烧结条件的研究,建立制备多孔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的适宜工艺,制得适用于修复松质骨缺损的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  相似文献   
54.
通过人体的一和段股骨的测试,探讨了人体的骨骼力学特性。这睦力学特性参数可直接应用于实际问题,例如人工髋关节的应力分析。  相似文献   
55.
为探讨粒/巨噬细胞集落因子(GM-CSF)在继发性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胆脂瘤上皮增殖、骨质破坏特性中的作用,应用免疫组化SABC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检测25例胆脂意上皮和1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中GM-CSF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GM-CSF在22例胆脂瘤上皮组织的全层细胞的胞浆中有强表达,阳性率为88%;GM-CSP在1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上皮中有弱表达,阳性率为40%。染色结果经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两者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2.332和1.474,差异呈高度显著性(P<0.05)。说明中耳胆脂瘤上皮中GM-CSF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外耳边皮肤的含量。推测GM-CSF可能参与了胆脂瘤的发生、发展及可能参与了胆脂病上皮增殖、骨质破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电子探针(EPMA)等手段对陕西西 安市汉墓出土的陶器残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这批陶器中有北方汉墓鲜有报道的红色彩绘漆陶器,其红色颜料为 较常见的朱砂(HgS)。显微结构研究显示至少存在三种类型的陶器:其一,陶胎上先通体涂绘含高锰和铁化合物的棕黑色陶 衣,其中MnO和FeO的质量分数超过20%,后再施红色彩绘层;其二,陶胎上先涂一层薄漆层后再进行彩绘;其三,先在 陶胎上做底灰层,再刷一层薄漆,然后进行彩绘。漆层中都存在添加骨灰和石英的现象,漆灰层中有添加高铁物质及黏土 的现象,其中FeO的质量分数达22%。研究结果不但扩展了陶器的种类,也为漆陶器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邓永忠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6):3622-3626,3631
为研究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多孔CPC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用脂质体介导质粒pIRES2-EGFP/VEGF165转染大鼠BMSCs,与多孔CPC复合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植入大鼠颅骨缺损模型,未转染VEGF165的组织工程化骨作对照。分别在4周、12周取材,以组织学组织形态学分析骨缺损修复情况.比较两组的骨形成差异。结果转染VEGF组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明显好于未转染组。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显示,4周时,转染组材料内新生骨面积为31.9%,未转染组为19.7%。12周时,转染组材料内新生骨面积为75.9%,未转染组仅为4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转染组的骨形成速率明显快于未转染组,两者分别为分别为6.18±1.62μm/d和3.56±0.93μm/d。说明VEGF转染细胞组较对照组血供加强,骨缺损修复加速。  相似文献   
58.
观察体外定向诱导Ι型骨质疏松山羊骨髓基质细胞(BMSCs)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山羊动物模型,全骨髓法分离培养其骨髓基质细胞。第二代细胞分别成脂、成骨诱导培养,油红O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判定其分化结果。成脂诱导21d,油红O染色有脂滴形成;成骨诱导14d,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连续诱导35d,茜素红染色证实有钙化结节形成。Ι型骨质疏松山羊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可以定向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59.
比较老人和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生物学性状,为选择抗砷细胞的种子细胞提供实验依据。取老人和胎儿骨髓MSCs,在α-MEM培养液中进行骨髓MSCs培养,测定生长曲线,细胞贴壁率及NaAsO2对骨髓MSCs的细胞毒作用。从老人和胎儿骨髓中可培养出骨髓MSCs,二者在细胞形态、生长特性等方面相似,胎儿骨髓MSCs的扩增潜能明显强于成人骨髓MSCs,胎儿骨髓MSCs对NaAsO2的耐受性比老人骨髓MSCs高。因此,从老人及胎儿骨髓中可分离培养出骨髓MSCs,在体外保持有效扩增能力。胎儿骨髓MSCs比老人骨髓MSCs更原始,具有更大的体外扩增潜能,可做为抗砷细胞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0.
牛松质骨脱细胞骨细胞外基质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寻找适合骨移植的骨组织替代物.脱细胞骨细胞外基质(Acellular bone extracellular matrix,ABECM)制备最佳方法。方法:根据析因设计原理用不同浓度曲拉通X-100液分别与高渗和低渗液联合后对牛肱骨上端松质骨组织进行适当的脱细胞处理.制成脱细胞牛松质骨,再进行HE染色,Massion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寻求最佳的曲拉通X-100的浓度,脱细胞时间及最佳的制备脱细胞牛松质骨的方法。结果表明:10%氯化钠与0.5%曲拉通X-100联合处理48小时的脱细胞牛松质骨未见细胞成分,细胞外基质基本结构未被破坏。由此可见本方法可以成功的制备ABECM,曲拉通X-100是制备ABECM良好试剂,ABECM是一种新型的理想的骨替代物,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