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采用基于HPLC和光合色素分析的化学分类方法对21种(株)常见的典型赤潮生物进行了分类分析,结果表明有些赤潮藻的不同属、属下不同种甚至同种的不同地理株系其光合色素组成和比例存在差异.根据T.pul-chellum、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特征光合色素组成和比例差异,可为进一步鉴定和细分这些赤潮生物提供重要依据.根据光合色素组成和比例构建的聚类分析也能较好地反应这些赤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上述结果显示光合色素分析方法能作为重要的分类学依据,为一些浮游植物的分类提供更有价值的分类信息.  相似文献   
42.
浅水富营养水库中藻类生物量与营养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解释为什么蓝藻在淡水藻类群体中会异军突起成为优势种的主要假设中,1983年由Smith提出的"氮磷比理论"可能是最流行的,然而一些质疑的观点也逐渐出现.因此,以天津市于桥水库为例,分析了降雨水文过程与营养盐负荷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点源和面源污染对水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水库的污染源类型.探讨了氮磷比以及无机氮源与藻类生长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出如下结论:于桥水库污染源属于面源污染型,夏季第1场降雨来临的时间决定了夏秋季水库中藻类暴发的时间和程度;水库中充足的营养盐是藻类暴发的诱导因子,低氮磷比不是藻类增殖的条件,而是藻类增殖的结果;叶绿素a(Chl-a)质量浓度与ρ(NH3-N)∶ρ(3NO--N+2NO--N)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藻类生长大量消耗的无机氮源为3NO--N.  相似文献   
43.
为探究营养盐胁迫对广西北部湾不同倍性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细胞生长和多糖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子控制试验,设置4.0∶1.0、24.5∶1.0和64.0∶1.0 3个氮、磷限制比例,对球形棕囊藻的单倍体和二倍体细胞进行人工海水培养,比较二者的生长变化及各生长期内藻多糖含量和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ransparent Exopolymer Particles, TEP)的释放差异。结果表明,氮、磷营养对二倍体细胞前期生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单倍体细胞,二倍体细胞生长率显著高于单倍体细胞(P<0.05)。球形棕囊藻细胞分泌的多糖主要以溶解性胞外多糖(Soluble Exopolysaccharide, sEPS)为主,其次是胞内多糖(In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IPS),固着性胞外多糖(Bound Exopolysaccharide, bEPS)占总糖比例最低。单倍体细胞和二倍体细胞的bEPS分泌趋势相反。氮、磷限制组的单倍体单细胞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EPS)、IPS和TEP...  相似文献   
44.
在自然水体中首先让底栖藻类在透明人造丝膜附着装置上定居着生5周,然后移至实验室培养.测定初始的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后,对底栖藻类进行3个不同光照强度的全光照处理(29.1,11.0和5.5W/m2)和3种不同光照波长的处理(红光、蓝光和绿光).处理期间温度和水流保持一致.在所有光照处理下底栖藻类体内叶绿素a的含量表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在第二周末达到最高值,在第三周开始急剧下降.研究发现,光照强度与底栖藻类的生长呈负相关,这与高光照强度对藻类细胞内光合色素的破坏有关.在不同光照强度的全色光下,叶绿素a的含量的变化是由于所研究的底栖藻类对光照强度的反应存在着“小球藻型”“小环藻型”和过渡类型所致.强光引发的藻类细胞的“失绿”亦是由于叶绿素a含量减少的原因.由于红光能增加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藻类细胞叶绿素a的合成等生物合成过程,在红光的处理下藻类细胞内叶绿素a的含量达到最大值.而在绿光下底栖藻类种群的生长速度居中.  相似文献   
45.
2018年8月19日至23日,广西钦州湾海域发生由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引起的藻华暴发现象.为探讨在线监测浮标应用于赤潮预警研究的作用,本文使用2018年8月16日至27日位于藻华海域的GX11号广西海洋生态在线监测浮标数据,分析藻华暴发过程前后风速、气温、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叶绿素...  相似文献   
46.
A Bayesian structural model with two components is proposed to forecast the occurrence of algal blooms, multivariate mean‐reverting diffusion process (MMRD), and a binary probit model with latent Markov regime‐switching process (BPMRS). The model has three features: (a) forecast of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algal bloom is directly based on oceanographic parameters, not the forecasting of special indicators in traditional approaches, such as phytoplankton or chlorophyll‐a; (b) augmentation of daily oceanographic parameters from the data collected every 2 weeks is based on MMRD. The proposed method solves the problem of unavailability of daily oceanographic parameters in practice; (c) BPMRS captures the unobservable factors which affect algal bloom occurrence and therefore improve forecast accuracy. We use panel data collected in Tolo Harbour, Hong Kong, to validate the model. The model demonstrates good forecasting for out‐of‐sample rolling forecasts, especially for algal bloom appearing for a longer period, which severely damages fisheries and the marin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47.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玻璃纤维网为载体负载TiO2薄膜,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其薄膜中TiO2晶相为锐钛矿型.基于UV/TiO2体系,研究其对太湖源水中藻类胞内有机物(IOM)的降解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与腐殖酸(HA)对比研究结果表明,IOM较难被光催化氧化工艺降解,反应60 min时,UV254和DOC的降解率只有33.3%和19.1%,而HA的UV254和DOC降解率分别达到96.6%和57.3%;原因在于IOM主要是由大分子亲水性有机物组成,含有较多的氨基结构,而腐殖酸是强疏水性有机物,含有较多的芳香结构.同时,UV/TiO2体系的光强增强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IOM的降解效果;在pH=6.7时,IOM降解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48.
针对传统Otsu算法在藻类养殖区分布信息的自动化提取过程中存在欠/过分割、计算量大和运算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的藻类养殖区自动化提取Otsu算法(GA-Otsu).GA-Otsu算法在最大类间方差的基础上,引入类内方差,共同参与阈值选取,提高藻类阈值选取的准确性,并用遗传算法代替遍历法快速搜索最优解,实现藻类养殖区...  相似文献   
49.
采用 ANSYS 软件建立了圆坯连铸过程的二维凝固传热模型,通过射钉实验以及表面温度的测定对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准确地得到任意位置处铸坯坯壳厚度以及预测凝固终点位置。在传热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铸坯低倍观察着重分析了圆坯坯壳生长规律。发现圆坯凝固过程中柱状晶区坯壳的厚度与凝固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符合平方根定律,并对平方根定律进行了修正,修正项与过热度和凝固速率有关;铸坯中心等轴区坯壳厚度与凝固时间平方根为非线性关系,凝固坯壳的生长不再符合平方根定律;间接证明了圆坯柱状晶生长是单方向传热,等轴晶生长时传热方向不唯一。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以椰壳为原料制备椰壳生物炭,并用于甲基橙(MO)的吸附。通过扫描电镜 (SEM)、红外光谱(FT-IR)、氮吸附(BET)、元素分析(EA)等对椰壳生物炭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活化剂种类、浸渍比、热解温度和热解时间等因素对 MO 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剂为KOH,浸渍比为 3:1,热解温度是700 ℃,热解时间270 min,制备的生物炭K3CBc700270比表面积为126 1.93 m2?g-1,平均孔径1.10 nm,具有优异的甲基橙去除效果,当甲基橙浓度为100 mg?L-1,添加量为5 mg,吸附时间270 min,MO去除达到95.31 %。研究吸附机制发现吸附等温线数据拟合符合Langmuir 模型,吸附动力学数据拟合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吸附以化学单层吸附为主,物理吸附为辅。结果证明椰壳生物炭K3CBc700270具有开发为去除水染料污染物吸附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