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生物膜技术在中水回用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生物膜过滤的机理研究,利用哈尔滨文昌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再生全流程对污水进行一级、二级以及深度净化,定期从各取样口取待测水样,测定各单元对各项水质指标的去除情况,以观察最后出水是否达到生活杂用水标准,从而考察生物膜过滤技术用于中水回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2.
净化槽水质改善与植物生理日变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设定曝气和非曝气的两组工况植物净化槽,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点测定净化槽的出水水质及植物根组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叶片可溶性蛋白(SP)、叶绿素(Chla)含量.分析了污染物去除与植物(睡莲)生理特性日变化的相关性及曝气对水质净化及植物生理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两组工况净化槽内植物生理特性与水质理化指标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光强变化的影响,植物根组织POD,CAT活性及叶片Chla,SP含量与净化槽DO浓度,CODCr,NH4+-N和TP去除率间呈正相关;曝气对植物根组织POD,CAT活性及叶片SP,Chla含量影响显著;曝气净化槽的出水DO浓度,CODCr,NH4+-N和TP去除率分别高出非曝气净化槽2.54mg/L,21.0%,16.6%和14.1%.  相似文献   
113.
本文根据化学絮凝与生物接触催化氧化原理,提出化学絮凝生物接触催化氧化的处理流程。经试验筛选,用FeCl_3可改善絮凝吸附性能和提高催化氧化速度。经方差分析,确定了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得出了优化的运行工作条件,研究了该流程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4.
试验考察了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不同工况下的膜污染速率,确定在污泥浓度为6000~8000 mg/L时,最佳的膜面吹扫气水比为15∶1.在试验基础上对不同水质条件下溶解氧气量和膜面吹扫气量的关系进行了计算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当所需的膜面吹扫气量大于供溶氧气量时,采用穿孔管的单路曝气较优,曝气量按照膜面吹扫气水比设计;当供溶解氧气量大于吹扫气量时,采用穿孔管和微孔曝气结合的方式效能更高,曝气量应按照溶解氧气水比设计.在曝气量的设计中,引入"负荷分配"的思想可有效降低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115.
对新北江制药厂制药废水处理的预处理工艺水解酸化工艺是否需要曝气与回流及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水解酸化工艺不需要曝气与回流且该废水经过水解酸化预处理后其可生化性大大提高,使后续的好氧处理工艺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水质稳定,达到广东省地方污水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6.
检测代表性的5个水质指标:氨氮(NH3-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固体悬浮物(SS)的去除率,确定沈阳市满堂河污水处理厂最佳的污泥回流比与最佳曝气量.结果表明:回流比为75%,曝气量为34 kg/h时,各指标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即污水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7.
在不同曝气强度下,对比分析了MBSBBR与SBR两系统对低浓度生活污水中COD、NH+4-N、TN和TP去除效率影响,并在冬季验证低温条件下两系统的稳定性。结果显示:曝气量变化对MBSBBR与SBR系统去除COD影响不大;曝气量由高到低整个过程中MBSBBR系统NH+4-N和TN去除效率优于SBR。其中TN去除率在较低(0.4 m3/h)的曝气量下高于高的曝气量(0.8 m3/h),但过低的曝气量(0.1 m3/h)影响系统NH+4-N去除;曝气量在0.4 m3/h时TP去除效率略高。冬季低温运行时MBSBBR在COD、NH+4-N和TN去除率相对于传统SBR具有优越性,去除率可稳定在90%、80%、60%左右,两系统的TP去除率无明显差别,MBSBBR系统低温运行时出水COD、NH+4-N、TN和TP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18.
在酸性人工海水中溶解亚硫酸钠(分析纯)模拟海水脱硫尾水,并进行强制曝气氧化实验,研究各因素对亚硫酸根的氧化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样 pH、S(IV)浓度(cS)、海水盐度、曝气强度和温度等的增加以及竹制活性炭的存在均能提高S(IV)的总氧化率,但各因素对氧化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影响程度分别为:pH>温度、盐度>cS、曝气强度>活性炭.pH对S(IV)的氧化速率影响很大, pH为6时的氧化速率约是pH 为3.8时的40倍;pH 为3.7左右时,水样50℃的氧化速率约是15℃时的3.5倍;pH约为4时,盐度35‰的水样氧化速率约是清水的4倍;竹制活性炭通过提高水样pH来提高氧化速率,但其自身的催化氧化作用却不明显.研究显示,尾水曝气时保持高pH是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119.
曝气强度对MBR活性污泥性质和膜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在浸没式生物膜反应器(MBR)中不同曝气强度下活性污泥性质的变化和膜污染问题。试验结果表明:MBR膜污染可分为2个阶段,运行前20dMBR-B(曝气量为0.6m3/h)的膜污染较MBR-A(曝气量为0.2m3/h)严重,而20d后MBR-A的膜污染速率高于MBR-B;曝气强度的差异导致了活性污泥粘度的不同,但污泥粘度与膜污染的相关性不显著;2个MBR污泥浓度差异很小,曝气强度对污泥浓度基本没有影响;曝气强度主要影响着结合态胞外聚合物(EPS)外层(LB-EPS)的变化,对结合态EPS内层(TB-EPS)的影响较小,LB-EPS和蛋白质类LB在整个运行期间与膜污染速率呈现显著正相关,蛋白质是膜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120.
基于CMAC的PID控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大多数采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控制系统普遍存在着溶解氧浓度波动大、曝气单元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CMAC神经网络控制原理与PlD反馈控制原理的鼓风曝气系统溶解氧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使曝气池适应污水进水水量和水质的变化,保持溶解氧浓度的稳定,对污水处理厂稳定安全的运行和降低系统能耗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