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3篇
系统科学   31篇
丛书文集   62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149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将微波消解技术应用于氢化物 原子荧光光谱法中测定土壤中的痕量汞.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改进了传统消解方法中试剂用量大、手续繁琐、易交叉感染等不足.该方法具有速度快、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等特点,用于农产品产地土壤中痕量汞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42.
模糊可靠性分析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给出了模糊变量变换为当量随机变量时,其当量概率密度函数、当量均值和当量标准差的一般表达式,得到了采用几种常用隶属函数模糊变量的当量均值和当量标准差的具体计算式.根据极限状态方程,用传统可靠性理论中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计算复杂情况下的模糊可靠性,获得了衡量模糊可靠性的可靠性指数.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43.
高度信息化条件下的动态配流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虑出行者在高度信息化条件下的动态路径选择行为,提出一种高度信息化条件下动态配流模型的框架。将出行者分为被诱导和未被诱导两类,未被诱导的出行者选择静态最短路径,而被诱导的出行者选择随时间变化的最短路径。出行者在交通信息影响下选择自己的最佳出行路径,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通过对交通网络各种交通状况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为出行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交通信息。该模型框架为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4.
通过测定健身操运动前后血乳酸的浓度变化,得出运动后血乳酸值在6.5mmol/L左右,说明该项运动强度稍高于“无氧阈”水平,它是一种既靠有氧代谢又靠无氧代谢供能的运动。  相似文献   
94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污水处理中 NH3-N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状况 ,这些方法包括好氧法、厌氧法及好氧厌氧法 ;特别介绍了污水中以处理氨氮为主的新工艺 :AO工艺 ,A NAMMOX工艺 ,BAF、SH ARON工艺 ,PSB法等 ,并对氨氮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6.
我国新材料研究的近期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典型的金属和聚合物材料在工程上已是常规应用的材料,现代科技对材料的要求是要发展满足各种高性能要求的新材料。我国近期在发展新型材料,如:以金属或非金属陶瓷为基的复合材料、各种高物理特性的功能材料、薄膜材料、碳基材料和超导材料等。  相似文献   
947.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新工艺-IC厌氧反应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IC反应器的结构、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其工艺思想及应用实例指出IC反应器是对现代高效厌氧反应器的一种突破,具有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等特点,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8.
城市污泥与有机垃圾交替式好氧厌氧堆肥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交替好氧厌氧堆肥化过程中城市污水污泥与有机垃圾理化性质和生物毒性的变化规律,将城市污水污泥、城市有机垃圾以及调理剂以3:3:1的质量比均匀混合,进行60天的交替好氧厌堆肥化处理,发现堆料中的总有机碳含量从59.62%(质量分数,下同)下降到40.21%,挥发性固体含量从76.47%下降到69.85%,总氮含量从0.94%下降到0.68%,总磷含量则由0.59%上升到0.86%,腐殖质含量最终维持在7%左右的水平,种子发芽率达72.5%.表明堆料成为腐熟的堆肥产品.  相似文献   
949.
酶消化法和匀浆法获得河蟹游离精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pH 7.4的条件下,以不同的温度(27 ℃,32 ℃,37 ℃,42 ℃和47 ℃)、酶浓度(0.05 %,0.10 %,0.15 %,0.20 %和0.25 %)和酶作用时间(5 min,10 min,15 min,20 min和25 min),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胰蛋白酶消化中华绒螯蟹精荚获得游离精子的最佳反应条件.以每克精荚获得的精子数量为判据,发现酶作用时间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其次是温度和酶浓度.酶消化的最适反应条件是:温度为37 ℃,酶浓度为0.20 %,作用时间为5 min.酶消化法与机械匀浆法的比较研究发现,酶消化法从每克精荚中获得的精子量为7.41×108个,显著高于匀浆法,且精子的死亡率为4.75 %,显著低于匀浆法.此外,用人工诱导顶体反应法进一步检测酶消化法以及机械匀浆法所获得精子的顶体反应能力,酶消化法获得精子的顶体反应率为62.3 %,而匀浆法为64.5 %,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酶消化获得游离精子的方法明显优于机械匀浆法.  相似文献   
950.
为研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超前平行导洞开挖对主洞影响,依托玉龙雪山隧道工程,基于现场长期监测数据,结合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建立数值分析模型,研究超前平导对主洞围岩应力、围岩位移和塑性区分布的影响,明确主洞与平导间最优间距。研究结果表明:主洞开挖过程中,当掌子面与监测面距离为3.63倍主洞洞宽时,监测面拱顶沉降、上收敛、中收敛和下收敛值占最终变形值的80%以上,围岩变形稳定后上收敛值和中收敛值均大于拱顶沉降;平导超前开挖可有效改善主洞围岩应力环境,主洞与平导间距较大时,围岩应力改善效果不佳,随着二者间距逐渐减小,围岩应力改善效果逐渐增强,但主洞与平导间距过小时,二者开挖产生的塑性区会贯通,综合考虑,确定主洞与导洞最优间距为3.5倍导洞宽度;主洞拱顶沉降值和拱底隆起值随着主洞与平导间距的减小而增大,左右拱腰水平位移值随着主洞与平导间距的减小先减小后增大,当二者间距由5.0D减小至3.0D时,拱顶沉降值和拱底隆起值分别从-0.598m和0.426m增加至-0.679m和0.514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