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4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7 毫秒
41.
丙烯酰胺及丙烯酸反相微乳液聚合体系电导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Span80 -Tween60复合作为乳化剂 ,研究复合乳化体系的HLB值对丙烯酰胺及丙烯酸反相微乳液电导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水相分率的提高 ,体系电导率经历突变从油相电导趋向于水相电导 ,而且水相单体浓度越高 ,出现电导率突变的水相分率越低 .确定了Span80 -Tween60复合稳定的煤油 -水 -丙烯酰胺 (丙烯酸 )反相微乳液体系 ,HLB值以 7.4 8左右为佳 .  相似文献   
42.
利用锥板粘度计和旋滴界面表张力仪研究了丙烯酰胺 ( AM) - N-乙烯基 - 2 -吡咯烷酮 ( VP) - 2 -丙烯酰胺基 - 2 -甲基丙磺酸 ( AMPS) ( AM- VP- AMPS)共聚物水溶液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 C18H2 9Na O3 S)及中性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 OP- 1 0 )的相互作用以及该复配体系与原油之间界面张力 .研究结果表明 :AM- VP- AMPS共聚物水溶液与表面活性剂复配会降低水相 /油相界面张力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C18H2 9Na O3 S)会引起共聚物水溶液表观粘度的下降 ,而中性表面活性剂 ( OP- 1 0 )对共聚物水溶液表观粘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3.
以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以硝酸铈胺为引发剂,通过正交实验较详细地考察了引发剂用量、淀粉与丙烯酰胺配比及反应介质pH 值对聚合反应和聚合产物降滤失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淀粉与丙烯酰胺聚合反应合成淀粉-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用作降滤失剂的最优化条件.室内配浆实验表明:在优化条件合成的淀粉-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在淡水泥浆中有较好的降滤失作用及增稠作用.在4% 盐水泥浆及饱和盐水泥浆体系中有良好的降滤失效果和抗温性能.  相似文献   
44.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N-羟甲基丙烯酰胺/衣康酸吸水树脂.以吸水倍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合成条件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确立了合成的最佳条件为:单体摩尔比1∶4,衣康酸中和度85%,交联剂用量为0.08%(单体总摩尔分数),引发剂用量为0.4%(单体总摩尔分数),反应温度为50℃,其吸水倍率为736 g/g,吸水树脂的形貌采用SEM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5.
利用二甲亚砜、丙烯酰胺、硅烷偶联剂等有机插层剂对高岭土进行插层改性。采用正交实验设计,通过改变三种有机试剂的添加剂量、反应温度、改性时间三个因素,得到27组样品。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等对样品进行表征,发现三种有机插层剂对高岭土插层效果较好,其中硅烷偶联剂对高岭土的改性在增加层间距以及结构稳定性方面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6.
高温加工食品中产生有害物质丙烯酰胺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本研究对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机理、Maillard反应体系的抗氧化活性与丙烯酰胺形成的关系、抗氧化剂对丙烯酰胺形成的影响作了全面阐述;同时讨论了抗氧化剂影响丙烯酰胺形成和消减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7.
N-乙烯基甲酰胺(NVV)是丙烯酰胺(AM)的同分异构体,用N-乙烯基甲酰胺聚合物代替聚丙烯酰胺及其共聚物,可减少二次环境污染.用N-乙烯基甲酰胺与丙烯酰胺进行不同摩尔配比的共聚反应,然后用乙烯基环己酰胺(NVCA)代替丙烯酰胺与N-乙烯基甲酰胺继续进行不同摩尔配比的共聚反应,观察不同单体,不同摩尔配比的共聚反应过程.对共聚产物进行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测定了相应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48.
本文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单体进行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研究了引发剂用量,温度,时间,pH值,单体配比等对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并考察了共聚物的红外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49.
研究了He─Ne激光诱导丙烯酰胺增感体系中噻嗪染料的光褪色行为与染料的结构、浓度,以及胺的结构、浓度和单体浓度的关系,在不同反应物的浓度下,亚甲基蓝的褪色反应均为一级反应。聚合速率(R_p)与染料的褪色速率(R_f)有效复杂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符合R_p∝B1/2关系。  相似文献   
50.
采用旋转蒸发浓缩-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水中丙烯酰胺,选择V(甲醇)∶V(水)=5∶95为流动相,该方法有机溶剂使用量少,操作简便.20倍浓缩后,水样中丙烯酰胺的检出限为0.000 05 mg/L,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87%~111%,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该方法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相关标准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