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3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在晚明尚奇书风盛行的同时,以传统观念观照书法的态度作为一种惯性,还存在并以极为强硬的姿态对世风进行反拨。项穆的《书法雅言》可以说是声音最为强烈、态度最为坚决的。在《书法雅言?品格》一篇中,项穆明确提出自己的正宗观。项穆自小在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中成长,父辈艺术风格与审美指向以及传统的思想教育对项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项穆正宗观的形成是家庭潜移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2.
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为了探讨夔属大昌县的情况,趁大昌严明府来夔州的机会,三次约请严明府去西阁同宿。每次约请,明府都答应“能来”。可是最终一次也未到。因此杜甫写下这首情景交融、感人至深的叙事诗。文章分析了杜甫如此等候的原因和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43.
贾宝玉的大名问题关系到《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问题的考辨以及现在所见的脂评的可信性。  从《红楼梦》思想内容考证 ,贾宝玉大名是贾瑛。  相似文献   
44.
大衍术是宋代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发明的一次同余式理论。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大衍术与筮法、历法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讨论秦九韶是怎样把非两两互素模数化为两两互素模数的,并概括出一套完整程序。  相似文献   
45.
莫言的小说大多在历史的宏大语境中展开对民间的叙述,意图表现别一种东方民族性。通过对《檀香刑》这个文本的分析,探讨了其作品的“媚丑”审美内核及民间性的实质内涵,实际上其作品具有后殖民语境下一种他者的目光,并由此分析了其作品对现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46.
西昆体后期领袖晏殊因为不满于前期西昆体诗人的过于雕琢堆砌、浓艳脂腻,所以通过努力追求清境,推崇气象,导致自己的诗歌取得了清新雅丽的不俗成就,受到后人称赞。  相似文献   
47.
1949年,阎锡山逃离太原,先是周旋于蒋介石和李宗仁之间充当协调人,后来又于当年6月出任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最后一任"行政院院长"。在这年的日记中,他以一个当事人的眼光记述了国民党败退台湾前的乱象:地方长官或逃或降;蒋介石和李宗仁互相争夺最高统治权;同时,国民党政府财政崩溃、贪污成风,内部人心涣散,政府高官们为了权位完全不顾大局,行政机制陷于瘫痪。阎锡山1949年日记表明:国民党的失败是自身体制内长期积累的矛盾以及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人心尽失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48.
严复是系统引介实证主义的第一人。实证主义与科学主义有着内在的关联,严复同样极力宣扬科学的价值,直言中国救亡,"将舍是而不可"。但严复并没有循此走上极端的科学主义,而是认识到科学有其限度,主张科学不能疏离人文之域。这一观点超越了和他同时代乃至五四时期很多人的科学观。严复科学与人文不可"一甚一亡"的思想对当下科学文化建设亦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9.
严羽针对当时受理学浸染和江西诗派影响的诗学现状,充分吸取传统话语资源,兼容并蓄,把已有的"识"、"参"、"悟"等范畴纳入其严密的诗学体系中去,将零散的、片段式的观点串联成一个互文的有机体系,赋予其辨证色彩,在"突围"中求"新变",体现了继承传统和独特创新的统一。同时,他的艺术理想同宋代诗风及文化氛围格格不入,与时代的错位注定其孤军奋战,也塑造着他成为批评史上的理论斗士。严羽诗学的悲剧意蕴折射出其理论的超前性和思想的跨时代性。  相似文献   
50.
在传统的“归乡叙事”中,对故土风景和人事的回忆和描述是故事的主题。鲁迅因循《故乡》中残旧破碎的“风景’’确立自己的启蒙者角色,并呼应其内心的悲痛和焦虑。《白狗秋千架》中的莫言则在传统的“归乡叙事’’之上,更多地复原故乡“风景”的多面之相,不仅消解了启蒙的意味,在更深的层面上,展示了故乡旺盛狂野的生命力。联系两部作品产生时的历史语境,可以一窥“怀乡人”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