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探究不同植被覆盖对查干湖湿地土壤腐殖质的影响,以查干湖湿地为研究对象,从土壤环境与植物之间响应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剖面、5种不同类型植被(芦苇+香蒲、芦苇+苔藓、碱蓬、水稗、芦苇)土壤腐殖质碳含量变化及其红外光谱结构特点。结果表明:盐碱湿地土壤中的腐殖质碳、胡敏酸碳、富里酸碳的含量变化趋势呈现深层大于浅层,胡敏素碳的含量远小于胡敏酸碳和富里酸碳,土层深度对于腐殖质组分影响明显,且不同植被土壤腐殖质碳含量总体呈现出芦苇>水稗>碱蓬>芦蒲>芦苔的趋势;胡敏酸和富里酸在不同植被土壤中的化学结构相似,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研究结果对揭示盐碱湿地土壤腐殖质的形成与转化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查干湖盐碱湿地土壤环境修复及优势植被筛选提供基础数据及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2.
以2000-2016年(5-10月)MOD13QI数据为基础,并结合同期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哈密市近16年来植被空间变化特征以及与气候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哈密市NDVI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主要植被类型为低覆盖度植被类型?2000-2008?2008-2016年两个时期,哈密市极低覆盖度?极高覆盖度植被都先下降后上升,低覆盖度和高覆盖度植被持续上升,中等覆盖度植被持续下降?NDVI与气温?降水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NDVI受气温的影响较少,受降水量的影响较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3.
基于S-G滤波的江西省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4~2013年MODIS-EVI植被指数数据集,应用S-G滤波数据重建技术,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和趋势分析法对江西省植被覆盖变化进行了时空动态监测。结果表明:S-G滤波能够有效提高植被指数产品数据质量;2013年江西省平均植被覆盖度为69.3%,处于中高覆盖度水平,空间分布呈现出"东西南三面高,中部和北部较低"的特点。2004年植被覆盖度最小为65.4%,2012年增加至最大值69.6%,整体呈现改善增加趋势。过去的10年中,植被覆盖增加面积为5.87×104km2,主要集中在抚州,萍乡市和赣州市以北地区;植被覆盖减少面积为4.53×104km2,主要集中在九江,宜春,南昌等地区。  相似文献   
64.
王洁清  高彬  高依敏  余斌  吴问国 《江西科学》2009,27(4):552-554,579
植被是草食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为了解植被状况对梅花鹿分布的影响,笔者在2008年梅花鹿发情期对桃红岭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内的18个点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植被状况直接决定梅花鹿的分布,草丛和灌草丛的植被类型适合梅花鹿生存,乔木和乔灌木不适合梅花鹿活动。保护区应制定合理的植被规划,为梅花鹿生存提供适宜的环境。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以宁夏东部干旱风沙区不同种植密度柠条灌丛草地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柠条灌丛草地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特征,比较了不同种植密度的人工柠条灌丛对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的影响.本研究在试验区共采集到种子植物32科77属83种,不同种植密度柠条灌丛草地中,植物物种数、群落盖度、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等变化趋势基本为:10m带距柠条灌丛〉6m带距柠条灌丛〉4m带距柠每灌丛.  相似文献   
66.
三江平原植被特征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50年来,伴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三江平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植被的变化更加明显。笔分析了三江平原天然植被在特定的气候、水、地质、地貌环境下形成的基本原因,以及依地形地势而变化的分布格局,分别介绍了典型沼泽湿地、森林、中生草甸3种主要天然植被类型在分布、物种构成、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特点和最近50年来发生的变化,从人为和自然两方面说明了植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阐述了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典型湿地植被变化的基本机理。  相似文献   
67.
绥化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境内有低山丘陵、台地及平原三种地貌类型。属中温带湿润及半湿润地区。土壤类型有暗棕壤、黑土、黑钙土、盐渍土及风沙土。境内生态条件经向分异规律明显。植被区划原则首先是综合性原则,但也要遵循等级性原则及主导性原则。据此将绥化地区植被划分四个植被地区:I温带湿润针阔混交林植被地区;Ⅱ温带偏湿半湿润森林灌丛草甸植被地区;Ⅲ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植被地区;Ⅳ温带偏干半湿润草甸草原植被地区。在四个植被地区内划分七个植被地带,每个植被地带详细论述了范围、面积、生态条件、植物种属组成、区系特征、植被类型、改良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68.
刘琪璟  汪宏清 《江西科学》2003,21(3):147-150
利用遥感手段研究了江西省兴国县造林及生态保护所带来的植被变化。使用数据为1985和2000年Landsat TM的2个时期图像以及土地利用的GIS数据。利用图像差值法计算近红外光(波段4)的辉度变化,以此分析植被动态。结果显示,兴国县植被在面积上变化不大,略有增加,但是植被状况有所改善,和当地多年造林的成效是一致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利用卫星图像定量评价植被变化是一个有效而简洁的方法,包括面积、生产力、分布状况等。  相似文献   
69.
以90个以上样地植被调查和野外填图资料为基础,以群落的优势成分为单元,编制厦门市9个主要海岛(火烧屿、鼓浪屿、鸡屿、鳄鱼屿、大士屿、大屿、大嶝岛、小嶝岛和角屿)的现状植被图,共正编图例13个,补充符号13个,较确切地反映厦门市海岛的植被分布现状,为特区的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和作为开发区边际环境的综合指示。  相似文献   
70.
官少飞 《江西科学》1991,9(1):45-53
江西省位于北纬24°29'14"—30°04'41",东经113°34′36″—118°28′58″之间,地处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境内湖泊水域面积5837km~2.本文列出了江西省湖泊较常见的34科58属112种水生植物名录;阐述了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的组成和分布;剖析了江西省湖泊20个有代表性的群落类型;最后列出了湖泊水生植被的10大利用途径,并对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