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62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43篇
教育与普及   61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208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112.
提出了文题的计算模型,它采用非线性弹塑性蠕变有限元法,计算构件危险点在高温及周期保载的交变载荷谱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响应,以应变范围区分法累积损伤,从而求出构件的疲劳寿命,并以带孔矩形薄板为例作了计算与验证,结果吻合较好,可供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13.
本文通过对1987年全国足球甲级联赛中各种阵地进攻方式和路线进行分析研究,寻找一条破密集防守的基本规律和行之有效的战术方法——即间接二过一。  相似文献   
114.
本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磁泡薄膜畴壁运动耦合微分方程组,讨论了二维含垂直布洛赫线(VBL)畴壁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用计算机摸拟了VBL势阱对畴壁和VBL运动及传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5.
本文采用复合形法对钢筋砼悬臂式挡土墙进行优化设计,除考虑了填土的作用外,还考虑了土体表面具有满布均布荷载、局部均布荷载以及集中线性荷载的各种情形。全部约束均按现行规范的要求列出,并取挡土墙的总造价为目标函数。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微电子计算机程序GHDC-87,与传统的设计法相比,采用本设计法一般可降低造价10%左右。  相似文献   
116.
利用一个简单的连续模型去研究聚丁二炔的结构相变,对于其中的σ电子和π电子分别处理.在聚丁二炔链上,当出现从PDB相向PDA相转变时,会出现一个畴壁和反畴壁,这个相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π电子重新分布的结果.我们把畴壁(反畴壁)当作元激发来处理,详细分析了相变过程,计算了畴壁(反畴壁)的结合能,成功能解释了如下的实验事实:在低温下PDA相比PDB相更稳定,并且会自发地发生从PDB向PDA的相变.  相似文献   
117.
本文作者将自己建议过的圆管湍流运劝的普适速度分布,用于不可压缩流动中顺流平板湍流边界层的分析,通过 Karman 动量积分,得到一组简明、准确的参数分析公式;进一步完善了内层变量法,给出了阻力系数 C_D 的积分式,以及相应的功应力公式和阻力公式。另外对部分重要阻力公式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8.
根据多肢抗震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点,连梁中弯矩和剪力相对较大,以及强度设计中配筋往往出现超筋的情况,并假定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墙肢处于弹性阶段,而连梁达到极限状态,导出了多肢墙的内力和位移计算公式,可用之计算任意楼层节点荷载、变厚度地的内力和位移。对抗震墙进行强度和刚度设计,发现更符合抗震墙破坏时的实际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19.
实验证实了E.coliB和E.colik12 gal^+的细胞壁可直接激活补本,去壁扣的细菌球形体或原生质体加入补体后可裂解,说明在不依赖特异抗体激活补体经典途径中,补体的激活部位是细胞壁,作用靶子似乎是细胞膜。  相似文献   
120.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性分析,提出用齿行法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抗震优化设计.该法是将影响结构位移和应力的主要因素区分开来,用位移约束“射线步”和应力约束“调整步”交替使用,使解答迅速逼近最优解.该优化方法使问题得到简化和加快了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