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e influence of the amplitude ratio between the two THz pulses on two-dimension THz spectroscopy (2DTS) has been studied theoretically via a classical method in which the expressions for the second-order nonlinearity were derived using perturbation approach, and the THz pulses were not treated as a delta function. Three types of nonlinear sources i.e., anharmonicity, nonlinear damping, and nonlinear coupling, are considered in a single mode syste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mplitude ratio had a notable influence on the 2DTSs, and different sources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s. This study is promising for guiding future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2.
刘伯宁 《自然杂志》2010,32(6):360-364
   十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耗资30亿美元、耗时十余年的伟大科学工程完成之际,人们以为得到了揭开自身生命奥秘的天书,生命科学也划时代地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十年间,一方面,人类基因组的后续工作陆续展开,生命科学持续蓬勃发展的态势;另一方面,基因药物却迟迟不能问世,基因产业逐渐沦为泡沫经济。2010年恰逢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10周年,回顾十年间生命科学取得的伟大成就,分析生命科学当下面临的挑战,或许更能理清后基因组时代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脉络与走势。  相似文献   
13.
利用自主研发高光谱成像仪,展开了对肝癌组织切片的检测研究。实验过程中采集25例肝癌病理切片,每例切片选择3个视野进行分析,每个视野均包含了肿瘤细胞、正常细胞及淋巴细胞。采集的高光谱图像数据合成假彩色图像中,正常细胞区域呈黄绿色,肿瘤细胞区域呈浅紫色,淋巴细胞呈黑紫色。对特定波长图像进行相减、相除多光谱融合处理后,正常细胞区域亮度较大,肿瘤细胞区域呈暗色。对高光谱图像数据进行光谱解混合运算后,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区域的颜色呈现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明,从肝癌切片高光谱图像数据中可获取一定的癌变信息,为病理人员诊断肿瘤提供一种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平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HATR—FTIR)法直接测定了枸杞子与同属非正品的HA—TR-FTIR谱图,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出所有区域的信息负荷量,在1750-750cm^-1采用Morlet小波函数对枸杞子及其非正品的HATR-FTIR谱图进行了一维连续小波变换。结果发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与连续小波变换分析相结合在中药材枸杞子与非正品的鉴别中具有应用价值,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而且不需制备样品。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天顶散射光-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法反演了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上海地区(31.3°N,121.5°E)上空的臭氧柱浓度.在反演过程中,考虑了O3,NO2,O4,H2O的吸收以及大气Ring效应对测量光谱的贡献.利用经验函数对反演结果进行筛选,将Langley plot方法与O4,H2O的拟合结果相结合,确定参考光谱中的臭氧含量.数据分析表明,2007年上海上空臭氧柱总量高值出现在4月至6月,低值出现在10月至1月,月均值的变化幅度约为50DU.实验测量误差在6%~7%左右.将地基臭氧柱总量观测结果与美国TOMS臭氧观测资料进行对比,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关系数为0.81,地基观测结果普遍低于TOMS臭氧观测值.最后对二者产生差别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3-溴-6-甲基哒嗪是一种新近合成的哒嗪重要衍生物,从理论上对其结构、光谱和热力学性质的研究还未见报道。采用Gaussian03计算程序在B3LYP/6-311++G^**水平对3-溴-6-甲基哒嗪进行结构优化和频率、热力学性质计算,得到它们的红外光谱以及热容、熵、焓等热力学性质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有助于哒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它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17.
Berberine has been reported as an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 inhibitor.With significantly low cytotoxicity,berberine will be developed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lzheimer disease (AD) with higher efficacy and fewer side effects.This work investigated the structure change events of AChE that occur during the interaction with berberine by 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 (ITC),fluorescence titration,and circular dichroism (C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inding of berberine to AChE is mainly driven by a favorable entropy increase with a less weak affinity.Berberine causes a loss in enzymatic activity at a concentration much below the concentration which gradually exposed the tryptophan residues to a more hydrophilic environment and unfolded the protein,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inhibition of AChE with berberine includes the main contributions of interaction and minor conformation change of the protein induced by the alkaloid.  相似文献   
18.
黄曲霉毒素的物理检测是目前国内外食品安全检测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近红外和传感器方法检测精度差的问题,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研究了黄曲霉毒素B1溶液对太赫兹波的响应。首先根据B1溶液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光学参数(主要是折射率和吸收系数)的不同,对B1溶液的太赫兹光谱进行定性分析;再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能够对黄曲霉毒素B1溶液的不同浓度进行精确识别,为以后建立黄曲霉毒素太赫兹谱库和快速检测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种测浅海声信道“时域衰落”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用脉宽2.2ms、周期40ms的等周期脉冲序列测浅海信道“时域衰落”现象的方法。只要记录到足够长的样本是随机平衡的,而且样本的记录时间比信道的相关时间Tc短,数据经微机处理,对信道“时域衰落”的实测结果和理论相符合,重复性也好,说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基于TS-OOK(time spread on-off keying)调制的通信系统存在数据传输连续碰撞的问题,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具备负载不均衡的特点,提出负载感知的TDMA (LATDMA)协议.该协议根据网络中源节点数目、源节点业务量大小以及太赫兹信道的传输特性,在传统TDMA协议基础上实现动态分配时隙.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是能量高效的,在时延和平均吞吐量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可以应用于时延要求较苛刻的网络场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