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白豹油田长4+5成岩作用与储层分类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薄片、扫描电镜、压汞、阴极发光等研究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白豹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4 5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认为原始矿物组成和结构、早成岩期的机械压实作用和化学压溶作用、晚成岩期的铁方解石胶结作用等共同作用导致了研究区长4 5储层低孔低渗的特征.同时,根据18个压汞分析样品11个孔隙结构变量的聚类分析结果,对研究区长4 5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指出白豹油田长4 5储层以低孔低渗的Ⅱ类储层为主,其次为特低孔特低渗的Ⅲ类储层.  相似文献   
112.
油田资源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石油生产、经济、科技和环境子系统协调发展的多层体系。通过建立油田资源环境系统因果关系图及油田资源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油田资源生态系发展进行仿真,定性、定量研究了油田生态系统运行、管理和规划机制。通过油田实际生产数据对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进行检验,并对未来油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多种方案进行仿真计算,优化出最合理的方案,得出了有益于油田资源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3.
应用T A.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并综合运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将港中地区古近系沙河街划分为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10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41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其中重点层位沙二段包括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长期旋回层序结构类型以向上变深再变浅的对称的C型结构为主,中短期旋回层序结构类型是以向上变深的A型或向上变浅的B型非对称型为主。识别出古近系沙二段主要发育3种沉积相类型:近岸水下扇、重力流水道和湖泊沉积,包括11种沉积微相;沙二段MSC3和MSC4时期,物源主要来自于西部的港西古凸起,至MSC5时期,物源方向由单一西部方向转为多方向物源供应。辫状重力流水道全都发育在近岸水下扇的前方,充足的物源供应是重力流水道发育的首要因素;辫状重力流水道的发育及分布与沉积期的古地貌有关,而断阶式断槽是港中地区古地貌的主要特征,因此,断阶式断槽是控制沙二段辫状重力流水道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4.
探索和研究表面活性剂在砂岩表面的吸附特性,对于正确选择表面活性剂及其使用浓度,开发新型、高效、功能型表面活性剂具有重要意义.采用Materials Studio(MS)软件,以二氧化硅作为理想岩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硬脂酸钠两种油田常用表面活性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个含水的多晶胞模型.通过动态模拟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比硬脂酸钠更易发生聚集,使临界胶束浓度降低;温度稳定快,最终温度高;能量稳定慢,最终能量低.为今后油田用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新型高效表面活性剂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5.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溶洞型储集体识别及定量表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井震联合、动静结合手段,识别出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溶洞型储集体21个缝洞单元,并根据缝洞单元储量规模和天然能量进行分类评价;整合井震资料,采用协同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塔河油田溶洞储集体的三维展布模型。结果表明:溶洞型储集体是塔河油田最主要的储集类型,钻录井过程中出现严重井漏、放空和钻时降至极低是识别大型溶洞的重要标志;"串珠状反射+波阻抗高异常"为溶洞型储集体的典型地震响应特征,据此可以定性预测井间溶洞展布;融合反射能量体和高精度相干体能定量预测井间溶洞展布。  相似文献   
116.
塔河油田XX井区白垩系层序—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钻井、测井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对塔河油田西北部白垩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和古地理进行了研究,将白垩系划分为1个巨旋回、3个超长期旋回、6个长期旋回、16个中期旋回层序。总体上显示为水进到水退的沉积旋回,可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3种沉积沉积体系,代表了湖盆演化所形成的3个阶段。综合地震属性分析,探讨了各长期旋回层序古地理特征,本区白垩系物源主要由古天山提供,沉积相带主要呈南北向展布,各类砂体向南部逐渐尖灭,受现今南高北低的构造格局控制,易形成构造—岩性复合圈闭。  相似文献   
117.
通过对子长油田20余口取心井的岩心观察和大量样品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分析,对子长油田长2油层组储层取得以下认识:(1)本区长2油层组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细砂岩,含少量的岩屑长石细砂岩,具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的特点;(2)长2砂岩已达晚成岩A期,经历了早成岩阶段早期的机械压实和黏土膜析出,早成岩阶段晚期的石英、长石压溶及次生加大,晚成岩阶段早期的自生矿物析出和随后发生的溶蚀形成次生孔隙等成岩作用过程;(3)砂岩中发育粒间孔、粒内溶孔、微孔隙、裂隙孔等几种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占总孔隙的80%以上;(4)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及成岩后生作用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砂岩的成分(碎屑云母、方解石胶结物)和结构(粒度)对物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8.
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西南缘陡坡与青城凸起过渡地区的高青油气田为例,分析了凹陷与凸起边缘地区的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区油气藏类型丰富多样,尤以地层圈闭油气藏发育为特征。除砂岩油气藏外,还存在大量火成岩油气藏。不同构造单元的成藏机制、油气藏类型及油气分布特征表现出明显差异,油气主要沿凹陷与凸起之间的高青大断裂富集,呈条带状分布;而远离大断裂,油气的富集程度急剧变差。研究区的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在渤海湾盆地凹陷边缘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9.
永安镇油田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安镇油田位于单断式箕状凹陷(东营凹陷)的陡坡断阶带,受3条大断层控制,从南向北出现了低、中、高3个台阶带。这一主体构造形式奠定了该油田基本构造格局,并控制了永安镇油田的油气差异运聚与油气分布规律,从南向北依次出现低饱和油藏、饱和油藏、油气藏、气藏这样一个油气藏分布序列。  相似文献   
120.
根据油田开发的各种成本投入形式,建立了油田开发的非线性规划模型,提出了一种油田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为油田的合理开发提供定量依据。对某口井进行了算例分析,利用该优化模型得到了其最优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