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苏州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如何设计建立苏州市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一些看法,并对数据结构,功能设计,开发平台选择,关键技术及系统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相似文献   
22.
该文根据洪水期水文水质同步调查资料,对该区水文特征,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其中综合评价采用最大因子法和内梅罗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揭示了目前水体的污染状部,为该区的环境保护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一直以来,学者多认同李鸿章主导或与程学启合谋诱杀了太平军苏州降将。但根据与李鸿章同时代人的相关记载,此说法尚有可商榷之处。根据记载,程学启是苏州杀降的倡导与主持者,而李鸿章不得不附和程学启的主张甚至毫不知情。  相似文献   
24.
从制定资料室条例、开展资料室工作评估以及新校区建设等方面,阐述了苏州大学院系资料室推进自身建设的经验。  相似文献   
25.
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全国1:10万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利用1988和2000年Landsat 5的4,3,2(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基于GIS(ARC/INFO 7.0),用变化量、变化率、相对变化率和相对变化度等指标对肃州绿洲近12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表现为以未利用地(56.19%)、耕地(27.47%)和草地(12.19%)为主,水体、农村居民点用地、林地和城镇用地仅占4.15%,各乡镇土地利用格局差异较大;12年期间,景观破碎度增加,表现在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斑块的平均面积、周长都在减小.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现出耕地、水域明显增加,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也增加,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反映出区域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采用土地利用变化量、土地利用变化率、土地利用相对变化度(率)等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肃州绿洲LUCC的变化特点,但都表达出了LUCC较明显的区域差异;通过比较,发现土地利用相对变化度指标在揭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6.
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水质模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先用WASP模型软件开发了苏州河水质模型,使用数据来自1999年苏州河第3次调水试验的同步监测资料、全市污染源调查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用此模型,对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中有关工程和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一期工程进行了调整.通过苏州河一期工程的实施,苏州河干流在2000年底基本消除了黑臭现象,干流水质主要指标年均值基本达到国家景观水标准,河道生态系统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27.
在对苏州当地的旅游资源特色分析和受众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太湖的生态古迹长廊”的旅游形象定位。并针对这一形象作了CIS总体思路设计。  相似文献   
28.
以"国家生态市"苏州为例,测度旅游者对旅游地生态文明形象的感知,并运用多样本限定潜在类别模型检验方法,分析不同行为类型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生态文明形象感知差异.研究表明:(1)旅游者对苏州市的生态文明形象感知要素评价存在明显分歧;比较不同行为类型旅游者,生态文明旅游者以好评为主,非生态文明旅游者以差评为主.(2)"绿化繁茂"、"城市风貌独特"和"水质优良"分别为最佳、次佳和最差感知要素,这与苏州市相关建设实际相符;2类旅游者感知要素评价存在相同结论.(3)旅游者对苏州市的生态文明形象感知分为"高感知组"、"中感知组"和"低感知组";生态文明旅游者感知类型优于非生态文明旅游者.  相似文献   
29.
宿州市粮食生产灰色关联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宿州市1978~2009年粮食产量相关统计资料,运用灰色模型对宿州市粮食生产预测并进行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宿州市粮食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中间因气候因素导致较大波动,若措施得当,未来6年粮食产量将逐年增加;9个影响因子中,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及农田水利设施是影响宿州市粮食生产的最重要的因子.  相似文献   
30.
以产业建筑的保护和更新为出发点,以上海莫干山路地段现存的产业建筑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了城市化进程中,有价值的近代产业建筑的保护更新问题,并据此对莫干山路地块进行了概念性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